Workflow
寿山福海
icon
搜索文档
寿山福海  社稷安宁(博物视界)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明代青花瓷艺术 - 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三足炉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造型为青铜鼎样式,腹部纹饰为寿山福海纹,寄托明代人对社稷安宁的祈愿 [8] - 该器物高约58厘米,口径约38厘米,胎体厚重,造型庄严,通体装饰海水江崖纹,大面积使用蓝色表现海水,白底表现浪花 [9][10] - 青花三足炉与故宫太和殿、雍和宫万福阁等建筑前陈设的铜炉形制基本相同,多用于承担祭祀、礼仪功能 [10] 郑和下西洋与瓷器发展 - 15世纪初明代中国站在大航海时代前沿,郑和率领由200余艘船只、2.7万余人组成的船队,总航程超过7万海里 [11] - 青花三足炉表现海水的深蓝色来自郑和下西洋带回的青花钴料苏麻离青,产自西亚地区,富铁低锰的化学特性使青花呈现深邃浓烈的蓝色 [12] - 明永乐、宣德年间官窑制品大量使用苏麻离青,该时期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 [12] 中外文化交流与瓷器风格 - 与青花三足炉同时展出的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盆器形仿自伊斯兰金属或玻璃器,风格与传统中国瓷器迥异 [12] - 明初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流密切,大量穆斯林来到中国,为染织、制瓷、铸造等行业注入新活力 [13] - 永乐以降波斯、阿拉伯艺术东渐,与中国原有艺术相融合,在瓷业上发生异样精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