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起源论
搜索文档
山东发现9000年前炭化小豆遗存,打破日本学术界认为的“日本小豆起源论”
大众日报· 2025-10-11 08:59
考古发现核心信息 - 山东大学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单位的国际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成果 [2] - 在山东淄博小高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前的炭化小豆遗存 [2] - 该发现比此前中国境内发现的炭化小豆提早4000年 [2] 遗址与研究方法 - 小高遗址地处黄河下游地区 属于后李文化时期(距今约9000~7000年) [2] - 研究团队通过植物考古和碳-14测年方法确定遗存年代 [2] - 在小高遗址共识别出45粒小豆 但大多数遗存已失去种皮 子叶分离 [2] 农业历史意义 - 发现证实9000年前黄河下游已形成东亚地区最初的'粟类+豆类'复合作物体系 [3] - 小豆与大豆、粟、黍等作物在日常生活遗迹中共出 [3] - 豆类作物扮演两种重要角色:与粟类轮作改良土壤 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和油脂 [3] 学术观点与比较研究 - 该发现打破了日本学术界认为的"日本小豆起源论"或"日本驯化—回传中国"模型 [1][3][4] - 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 [3] - 小高遗址出土的小豆平均体积为5.8立方毫米 是目前所有考古遗址中最小的 [3] - 中国小豆的体积增大主要发生在距今4000至2000年 驯化过程较为迟缓 而日本和朝鲜半岛在距今6000至4500年间就出现了体积显著增大的小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