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精神

搜索文档
伊朗外长出席国葬后发声:鲜血可流 但寸土不让!
财联社· 2025-06-28 22:16
伊朗外交部长表态 -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表示伊朗人民面对两个拥有核武器的政权展现了英勇的抵抗精神,坚定捍卫了自身的尊严与荣誉 [1] - 阿拉格齐强调伊朗人民曾献出鲜血却未曾让出一寸土地,伊朗与"投降"一词毫无关联 [2] 伊朗举行悼念活动 - 伊朗在首都德黑兰举行隆重葬礼,悼念在近期以伊冲突中遇难的60余名高级指挥官、核科学家等 [2] - 遇难人员包括前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以及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等多位军方高层 [2]
纠正对二战亚洲战场的“记忆不对称”(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5-11 05:30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伟大 胜利,为捍卫人类尊严、重建世界和平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本报今日起推出"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专栏,采访国外政要、专家学者、国际友 人等,追忆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的历史,铭记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主战场的伟 大贡献,倡导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携手为人类前途命 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卡昂和平纪念馆坐落在法国北部城市卡昂西北郊,建立在一处二战时期德军地下指挥中心的遗址之 上。"作为亲历战争的一代人,纪念馆创始人、前卡昂市市长让—玛丽·吉罗希望把纪念馆建在战争真正 发生的地方。1944年同盟国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当日,德军正是在此地发出的作战命令。"卡昂和平纪念 馆馆长克莱贝尔·阿胡尔向记者介绍道。 纪念馆建筑主体正中的一道"裂痕",象征着战争对欧洲造成的撕裂与创伤。参观者沿着"裂痕"进入展 馆。在"二战"展区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的画面,一旁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的日本 侵华地图。"在欧洲,二战于1939年爆发,但在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