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球层鞘
icon
搜索文档
星际旅行者,持续流浪
环球网资讯· 2025-07-10 10:03
航天器探索成就 - "旅行者"1号和2号是仅有的两艘携带运作科学仪器成功逃离太阳系"泡泡"的航天器,分别于1977年发射并完成外行星探测任务[1] - "旅行者"1号2004年抵达终端激波开始向星际空间过渡,"旅行者"2号2007年越过同一边界,两探测器持续提供太阳影响边界的独家数据[1] - 两探测器发现木卫一火山活动、土卫六氮气大气层、天王星倾斜磁场及海王星"大黑斑"等,彻底改变人类对太阳系认知[3] 日球层研究进展 - 日球层随太阳11年活动周期膨胀收缩,其复杂程度远超早期认知,太阳风影响范围达数亿千米[2] - "旅行者"号首次实现未经太阳圈层过滤的星际介质直接测量,揭示日球层顶边界存在终端激波、日球层鞘等分层结构[2][4] - 日球层形状存在彗星状或牛角面包状等理论假说,但受限于地球观测视角难以验证[5] 星际探测技术发展 - IBEX探测器2008年发射,通过高能中性原子采样重构日球层边缘活动,发现日球层鞘特殊条带结构[6] - IMAP任务计划提升IBEX分辨率10倍,将部署于日地L1点观测星际粒子、太阳磁场等参数[7] - "新视野"号预计十年后穿越日球层顶,可能成为第三个探索星际空间的人类探测器[7] 探测器运营现状 - "旅行者"号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功率已降至发射时50%,近年频繁出现通信故障,面临任务终止风险[11] - 两探测器传回数据显示日球层边界存在异常磁场波动,太阳活动影响范围比预期更广[10] - 星际探测器任务未被列入NASA十年优先项目,可能延迟人类对日球层形态的直接观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