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信息素

搜索文档
科学家解码蝗虫群聚信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行为操控
经济观察网· 2025-06-30 17:27
昆虫信息素研究突破 - 昆虫信息素是调控害虫行为的关键化学媒介,在求偶、觅食、聚集等行为中起核心作用[1] - 已有超过3000种昆虫信息素被鉴定,但完整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仍稀缺[1] - 蝗虫群聚信息素4VA的完整合成路径被解析,关键合成酶4VPMT1和4VPMT2被鉴定[1] 蝗虫信息素合成机制 - 蝗虫利用植物源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前体,通过两步反应高效合成4VA[2] - 4VA兼具信息素与食物信号功能,可能是其驱动聚集的内在因素[2] - 4VPMTs酶介导的甲基化增强4VA挥发性,降低能量消耗并提升合成效率[2] 信息素干预技术应用 - 小分子抑制剂4NP通过竞争性结合4VPMTs阻断4VA合成,具有高选择性和低脱靶效应[3] - 该技术实现蝗虫群聚行为的定向干预,为绿色防控提供新范式[3] - 研究推动害虫防控从化学农药向精准行为调控模式转型[3]
科学与健康丨生态防范蝗灾!我国科学家破译“虫族密会”暗号
新华网· 2025-06-27 00:50
生态防范蝗灾技术突破 - 我国研究团队成功破译蝗虫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的生物合成与释放机制,为生态治蝗提供新路径 [1] -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团队与北京大学雷晓光团队合作完成,发表于《自然》期刊 [1] 蝗虫群聚行为机制 - 蝗虫通过释放信息素4VA吸引同类聚集,形成大规模蝗群 [3] - 研究团队首次完整解析4VA的生物合成途径,鉴定出前体化合物及关键合成酶4VPMT1和4VPMT2 [4] 人工干预技术应用 - 通过抑制关键酶4VPMTs的活性,阻断4VA合成,从而阻止蝗虫聚集 [5] - 开发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实现对蝗虫群聚行为的定向干预 [5][6] 绿色防控新策略 - 传统化学农药易误伤益虫并污染环境,信息素调控技术可减少农药使用量 [7] - 通过拮抗剂分散蝗群,使其丧失苯乙腈防御能力,促进天敌鸟类捕食,实现生物防治 [7] 行业意义 - 该研究填补昆虫化学通讯合成机制与靶向调控的空白,开创"以生物信息交流为靶点"的害虫防控新思路 [7] - 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精准害虫行为调控领域发展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