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朱鹮野化放飞
icon
搜索文档
260多只 四川用九年培育朱鹮种群并开展野化放飞 鹮鹮出圈
四川日报· 2025-05-23 11:24
朱鹮保护项目进展 - 四川首次在西南地区成功放飞12只"四川籍"朱鹮,标志着珍稀濒危鸟类保护取得关键突破 [14] - 经过9年培育,四川朱鹮种群数量从零增长至260余只,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 [14][16][17] - 目前已形成沐川繁育中心等4个人工种群基地,成为西南最大朱鹮种源库 [17] 技术突破与繁育体系 - 2016年从三省引入50只种源建立首个迁地保护种群,攻克饲料配方、繁殖配对等关键技术瓶颈 [16] - 通过精准环境控制系统优化孵化条件,提升受精卵孵化成功率 [16] - 建成3000平方米模拟自然栖息环境的"森景房"进行野化训练,包含森林、湿地等多生态场景 [18][19] 野化训练细节 - 30只2-4岁朱鹮接受半年训练,包括觅食能力、飞行耐力、天敌警觉性等专项训练 [19] - 采用活饵分散投放、声音刺激等方式恢复自然行为,逐步拆除人工栖架强化野外能力 [19] - 12只达标个体安装北斗定位器,可实时追踪坐标和飞行轨迹 [11][20] 生态保护规划 - 选择沐川湿地公园作为首个放飞点,该区域水质优、食物丰富且人口密度低 [21] - 计划2025年9月放飞第二批16只朱鹮,未来将在更多区域开展放飞 [23][24] - 已建立跨地区联动监测机制,目标实现野外自然繁殖和种群迁徙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