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字号赛事活动
搜索文档
“村字号”,为乡村添彩(余音)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08
赛事活动的兴起与特点 - 以“村BA”、“村超”、“村马”、“村T”为代表的“村字号”赛事在全国多地兴起,成为现象级文化景观 [1] - 赛事模式实现本地化生长,例如海南的“村VA”、新疆的“村舞”、浙江的“村跑” [1] - 赛事活动起源于村民自发组织、自愿参与、自主管理,具有“原生性”与“主体性” [1] - 活动参与者为当地村民,规则融入本地传统,奖品多为农副产品,具有草根特色与乡土情怀 [1] - 线上直播观看量破亿,显示活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1] 文化价值与产业融合 - 赛事活动唤醒了乡土文化的共同记忆,比赛日成为村落的节日,促进了乡情联结 [2] - 通过赛事平台和社交媒体,传统民俗、乡土文化与农产品得以传播,完成从“土味”到“潮流”的价值重塑 [2] - 赛事活动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形成完整的消费链条 [2] - 赛事打破了传统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依托文化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2] - 城市居民的参与改变了资源流动方向,重塑了城乡关系,乡村成为文化、生态和生活方式的供给者 [2] 治理模式与发展启示 - “村字号”赛事的成功展示了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治理的有效性,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2] - 赛事带来的“流量”与“增量”正在回馈乡土,改善乡村环境与村民生活状态 [2] - 赛事活动体现出经济、文化与社会多重意义,为乡村发展带来了多维贡献 [3] - 其成功背后是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发展新逻辑,核心在于激发内生动力、挖掘乡土价值、促进产业融合 [3] - 赛事活动仍在“进化”发展中,内容不断丰富,地域不断拓展,影响不断增强 [3]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展望 - 为确保真正成功,赛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品牌建设和运营管理 [3] - 需要处理好赛事与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3] - “村字号”赛事出圈是中国乡土社会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迸发,表明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由无数充满活力的乡村共同书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