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剪枝

搜索文档
ICML 2025 | CoTo:让LoRA训练「渐入佳境」,模型融合、剪枝样样精通
机器之心· 2025-07-26 20:17
常规 LoRA 训练的隐藏缺陷 - 参数高效微调技术是预训练大模型在下游任务应用的关键技术,但 LoRA 仍面临训练不稳定、模型融合效果差、剪枝后性能下降等问题 [4] - LoRA 优化过程常陷入初始化点附近的次优解,限制模型泛化能力 [7] - 梯度更新集中在模型顶层适配器,导致底层适配器训练不足 [7] - 多个 LoRA 模型融合和剪枝等下游操作困难,效果不佳 [7] CoTo 策略的核心思想 - 采用渐进式激活策略,训练初期以较高概率随机失活部分 LoRA 适配器,迫使梯度更均匀流向所有层级 [5] - 训练中后期线性提高适配器激活概率,直到所有适配器完全参与训练 [8] - 该策略促进层级间均衡优化,提升模型线性模式连通性和 Dropout 稳定性 [8] CoTo 的实验结果 - 在常识推理与图像分类任务中,CoTo 模型展现优越的线性模式连通性,性能过渡平滑高效 [13] - 在 GLUE 数据集上,基于 LLaMA-2 和 DeBERTa-v3 模型的 CoTo 训练 LoRA 模块多任务合并准确率稳定超越基线 [13] - CoTo 增强模型剪枝容错能力,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剪枝中性能全面超越标准 LoRA [17] CoTo 的性能与效率 - 在视觉、语言和数学推理等多个领域基准测试中,CoTo 稳定提升多种 LoRA 变体性能 [24] - 在 HiRA 上应用 CoTo 可实现超 24% 的训练加速 [24] - 代码实现简洁,只需对现有 LoRA 训练流程做三步改动即可应用 [22] CoTo 的总结 - 通过渐进式训练策略有效解决 LoRA 训练中的层级不平衡和优化问题 [23] - 提升模型单任务泛化能力,增强 LoRA 适配器可组合性与鲁棒性 [23] - 无需修改模型架构,可作为即插即用模块与各类 LoRA 方法无缝集成 [23]
低成本下的高性能模型,是悖论还是可能?
机器之心· 2025-06-01 01:15
低成本下的高性能模型 - 用户感知的模型性能下降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逻辑减弱、错误响应增多等问题,引发对AI公司有意降低模型性能以节省成本的质疑[2] - DeepSeek-R1满血版需要四台8卡一体机支持,硬件成本高达六七百万元,部分厂商采用蒸馏版或量化至4比特参数以降低成本,导致推理能力下降[3][4] - 满血版DeepSeek-R1参数达6710亿,FP8精度需8卡A100一体机运行,但量化至4比特后性能显著降低,用户质疑服务真实性[4] - 行业测算显示,满血版DeepSeek-R1服务每月机器成本4.5亿元,按现行收费标准亏损4亿元,采用AMD芯片方案仍亏损超2亿元[4] - 市场竞争加剧促使大厂采用低价免费策略,MaaS模式普遍亏损,厂商被迫通过模型蒸馏、量化等技术手段降低成本[5][6] 模型降本技术路径 - 行业普遍采用模型量化(如16位转8位)、剪枝和知识蒸馏等技术降低计算复杂度与内存占用,但可能引入误差导致输出精度下降[6] - 低成本方案中高端用户难以获取真正满血版模型,免费或低价服务多采用简化版或蒸馏版模型以平衡成本[6] - 量化通过降低权重数值精度减少硬件需求,但精度损失与性能下降形成核心矛盾[6] 行业竞争与成本压力 - 互联网大厂宣称接入相同满血版模型,但实际服务体验存在显著差异,反映成本控制策略分化[2] - 潞晨科技指出DeepSeek模型高昂成本使服务商利润空间趋零,部分厂商通过降低精度实现扭亏为盈[4] - 低价竞争环境下,厂商需持续探索非精度换性能的替代方案以维持运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