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责任分配

搜索文档
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四十五万 家长能否全额追回(新闻看法)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韩继先说,本案中,平台虽对小刘的异常消费行为进行了有效识别,并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但在解 除限制时仅依赖于电话沟通确认,未采用更为严谨有效的审核方式,导致未成年人可以轻易规避平台限 制措施,且平台后续对相关账号缺乏持续追踪监管,放任未成年人账号长期、持续大额消费行为发生。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规定,平台未能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存在一定过错,因 此应当承担责任。 "孩子在消费时没有经过监护人的同意,进行大额充值打赏的行为无效。"小刘的父亲发现异常消费记录 后,作为小刘的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台返还充值打赏款项。 "小刘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大额充值、打赏行为未经监护人事前同意,事后监护人明确拒绝追 认,因此该交易行为无效。"法官助理王远哲说。 既然交易行为无效,是否意味着平台要全额退回款项?民法典明确了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后的责任分配原 则:行为人应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需折价补偿;各方过错需按比例承担损失。 一段时间以来,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上高额打赏消费的事件频发,引发关注。当下,虽然大部分网络平 台已采取技术性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消费,但在实践中,有些措施流于形式,未能有效阻止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