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文化
搜索文档
水浒文化在西溪湿地活起来
杭州日报· 2025-10-23 10:42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水浒》研究会会长马成生曾提及,西溪一带的地理态势、气候与风 物,皆真实融入了《水浒传》的笔端。 纵横交错的水网,不仅滋养着文人的隐逸情怀,更孕育了水浒的豪侠精神。"纵横河港一千条,四 下方圆八百里"的深港水汊、"芦苇荡荡""鹅卵石叠叠如山,苦竹枪森森如雨"——这些《水浒传》中生 动的描绘,与西溪湿地的景观与物产高度契合。西溪的苦竹,既是书中森森竹枪的原型,也是编织省级 非遗"西溪小花篮"的上好材料。 打好"文化牌",一直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重中之重。西湖区系统梳理了73项人文历史风貌资 源,评选"三堤十景",保护农耕文化与乡土田园景观,挖掘民俗文化与历史典故,陈设独具特色的"七 店八铺"……一系列举措,旨在让人文景观免遭破坏,使历史资源永续传承。 2020年11月,占地超1000平方米的西溪水浒文化展示馆在深潭口落成。展馆以西溪风貌、施耐庵、 《水浒传》、钱塘市井为核心元素,借助图文、影像与藏品,深刻展示了水浒文化与西溪湿地的历史渊 源。西湖区顺势进一步调研考证西溪与《水浒传》在地理地名、山川形胜、物产民俗、方言土语等方面 的联系,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并征集了660件水浒相关 ...
西溪大讲堂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杭州日报· 2025-08-01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 西溪大讲堂作为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显著,通过系列名家讲座深度挖掘并传播西溪文化,吸引了本地及外地听众参与[1] - 活动紧扣西溪文化核心,将学术深度与大众普及相结合,展现了西溪作为水浒文化重要“活态摇篮”及“活着的史书”的文化价值[1] - 西溪湿地管理局计划持续深化公众对西溪历史人文的了解,推动以水浒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脉传承与创新,使文化品牌焕发持久活力[2] 文化活动总结 - 2025年度西溪大讲堂已成功举办三期,时值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二十周年[1] - 三期讲座主题分别为探寻西溪的“水浒基因”、解读西溪文化肌理、以及以《红船》为引回溯建党岁月[1][2] - 下半年正筹备结合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的开放式讲座,以持续邀请学界名家深化文化传播[2] 讲座内容与影响 - 3月20日首讲由马成生教授主讲,聚焦“弘扬杭州(钱塘)水浒文化”和辨析“钱塘施耐庵”,力证西溪是水浒文化重要的“活态摇篮”[1] - 五月王旭烽教授以《棹歌入西溪》为题,引领听众潜入西溪文化肌理,并透露《走读西溪》已在计划中[1] - “七一”前夕作家黄亚洲以《红船》为引,强调在历史真实框架内追求艺术自由,其求真精神与西溪文化研究传统内核相呼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