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服务

搜索文档
陕西多元发力为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7-18 08:08
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 - "西愿同行"志愿服务每月10日固定开展,涵盖文艺表演、义诊、反诈宣传等民生服务,精准对接居民"微心愿",去年底中央部署试点后陕西已确定37个试点社区[1] - 试点社区采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整合省级资源与社区力量双向发力,实现党建、社工、志愿者、居民需求四维结合[1] 儿童服务专项实践 - 西建社区针对7600居民中千余名儿童打造"护苗共育"儿童之家,推出"益童成长 彩虹课堂"项目,组织专业社工培训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提升服务能力[2] - 省委建立志愿服务专家库,联合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等机构组建智库名单,为试点提供精准指导[2] 政策与资金支持体系 - 陕西印发《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方案,明确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及激励保障机制,配套试点补助资金[3] - 实施"志愿三秦"品牌计划投入300万元,其中超1/3项目专为试点社区设计,团省委发布青年志愿服务十大项目,省妇联投入100万元开展"秦女子"公益创投[3] 公益市集运营成效 - 航开路社区"青兜兜"公益市集每月举办,累计服务2万余人次,构建义卖、志愿服务、文化营造综合平台[4][5] - 全省推广便民集市模式,如临潼区"乐邻便民集市"、秦都区"暖心衣橱"公益超市等,形成"15分钟志愿服务圈"[6] 节日与民生主题活动 - 太白社区"太白有爱"品牌活动居民参与率85%,文苑社区读书会吸引600余人次,通过节日节点增强社区凝聚力[6] - 西关街道推出37个"小而美"项目,鄠邑区建立"五色圈"矩阵,陈仓区实施200余个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6] 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 汉台区孵化30余个志愿组织,新城区培育20支特色队伍,子长市打造服务品牌,为社区提供坚实支撑[7] 党建引领机制创新 - 南桥社区联合派出所、医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及健康宣传,阳光社区针对30%老年人口打造"情暖银龄"品牌[8] - 汉中"天汉凡星"品牌开展200余场活动,商洛落实党员"双报到"机制,组建"银龄守护"等专项队伍[8] 新兴群体参与治理 - 神木市组建外卖骑手志愿服务队,通过"随手拍"参与城市管理,社区设立暖"新"驿站提供歇脚充电服务,形成"双向奔赴"治理模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