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远见和长期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30年前,比尔·盖茨的一笔“烂投资”,如今用两位诺奖得主震惊世界
创业邦· 2025-10-14 18:25
文章核心观点 - 一项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在20世纪90年代投资的生物技术初创公司达尔文分子,虽在商业上失败,但其早期研究成果——FOXP3基因与调节性T细胞的发现——在30年后催生了诺贝尔奖,并推动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革命性进展,揭示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价值与“耐心资本”的重要性 [11][13][31][35] 达尔文分子公司的创立与背景 - 公司由传奇生物学家李·胡德于1992年创立,旨在通过“自然选择”法则筛选致病基因,当时人类基因组计划尚未完成,外界充满怀疑 [17][19] -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以个人名义投资,他们相信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是未来,其投资为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提供了关键的信誉和资源 [19][21] 关键科学发现与突破 - 1994年,科学家玛丽·布朗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加入公司,组成遗传学与免疫学互补的团队,致力于在小鼠身上寻找导致致命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因 [23] - 在没有CRISP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手工作坊”式研究中,团队通过繁育小鼠锁定FOXP3基因,并发现其是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总司令”,该细胞扮演免疫系统“和平警察”的角色,维持免疫平衡 [25][28] - 该发现为理解与治疗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10][30] 公司的商业结局与科学遗产 - 达尔文公司在1996年被收购,经历合并后于2004年彻底关闭,从商业角度看是失败的 [31] - 然而,其科学火种得以延续:布朗科加入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继续科研,拉姆斯德尔联合创办索诺玛生物治疗公司,成为开发Tregs疗法的全球领军者 [31] - 公司的遗产体现在其发现正推动细胞疗法发展,包括“扩充”患者Tregs以治疗1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通过基因工程创造“超级Tregs”来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33] 对行业与投资的启示 - 颠覆性创新常诞生于不被主流看好的“边缘地带”和拥有高度自由的“草根”团队 [38] - 深度科技发展需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为单位衡量,要求投资者与创业者具备超越短期财务的耐心和远见 [39] - 公司的商业成败不能完全定义其价值,其创造的知识、培养的人才以及对行业的启蒙作用才是宝贵遗产 [40] - 重大机会出现在不同领域的交叉点,例如用计算机科学视角看待生命科学,催生新的价值创造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