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类地系外生命探索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标志中国科研团队寻找第二个地球迈出关键一步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07:25
科研突破 - 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借助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周围的宜居带发现"超级地球"Kepler-725c 其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 [1] - 该行星围绕Kepler-725恒星运行 宿主恒星光谱型与太阳相似 年龄仅16亿年 表面磁场活动比太阳更剧烈 [1] - Kepler-725c位于恒星宜居带 该区域适合液态水存在 是类地生命诞生的关键条件 [1] 技术方法 -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Kepler-725系统中另一颗行星穿过宿主恒星时公转周期的微小偏离 推断出"超级地球"的存在 [2] - TTV反演技术通过观测轨道共振行星的凌星时间变化间接探测目标行星 无需直接观测行星遮挡恒星或测量恒星摆动 [2][3] - 该方法特别适合探测长周期宜居带低质量行星 弥补了传统凌星法和视向速度法的不足 [3] 研究意义 - 该发现开辟了寻找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地球2.0"的新技术路径 [3] - 研究成果将为中国空间天文任务(如巡天空间望远镜、地球2.0项目)提供新观测目标和探测技术支持 [3] - 研究团队计划将TTV技术应用于更多系外行星系统 寻找类太阳恒星和红矮星宜居带中的"隐藏"行星 [3] 国际合作 - 团队未来将结合其他观测手段研究宜居带行星是否具备类地生命存在条件 [4] - 计划参与欧洲PLATO和ARIEL项目数据分析 与全球科学家共同推进类地系外生命探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