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班味祛魅
搜索文档
虹桥机场,班味儿最冲
投资界· 2025-09-13 15:51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虹桥机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航线构成,已演变为一个独特的非正式办公空间,被戏称为"牛马专区"或"牛马角",成为高强度工作文化的集中体现[4][15][16] - 该现象反映了当代职场人士,特别是京沪沪深线频繁出差的"空中飞人",对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的适应,以及从对"精英班味"的向往到集体祛魅的心态转变[41][42][44] 虹桥机场作为办公空间的特征 - 候机大厅内约七八成的旅客为出差赶项目的打工人,形成了浓厚的商务氛围[5] - 43号登机口附近的"牛马角"设有长条办公桌,使用者配备高端商务包(如LV、Goyard、TUMI alpha 3)和电脑,场景类似共享办公区或图书馆自习室[16][18][21] - 机场设施如充电口成为稀缺资源,冷气足,并配有高脚凳等设计,被评价为与工作状态高度适配[26][37][46] 形成原因与用户画像 - 地理位置紧邻虹桥高铁站和静安、徐汇、长宁等核心商务区,交通便利,时间成本低[36] - 主要服务于国内最繁忙的商务航线,如京沪线和沪深线,全年票价稳定在600到1000元之间[33] - 用户多为需要高频短途出差的专业人士,如咨询顾问,他们常利用候机时间处理工作,以确保落地后能直接投入会议[13][23][28] - 与侧重国际航线的浦东机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氛围更偏向度假,而虹桥机场则充满紧迫的工作感[31][37] 社会文化现象与心态变化 - 该场景被视作对"精英班味"的祛魅场所,年轻人从幻想职场精英生活转变为接受打工人的现实[41][42][44] - 工作日的早高峰时段,机场贵宾厅(如某航贵宾厅)人潮涌动,宛如公司食堂,其特色面食成为资深出差人士的暗号[38][44] - 这种现象也催生了社交媒体的打卡文化,"牛马角"成为网红地点,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打工文化符号的属性[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