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可持续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第三届链博会发布北京倡议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16:30
链博会核心内容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2] - 中国贸促会与工商界代表共同发布《北京倡议》 提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 - 倡议呼吁全球工商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推动拆除贸易投资技术流通壁垒 [2] - 链博会国际化水平提升 链式逻辑更清晰 创新引领更突出 [2] 供应链发展趋势 - 全球工商界强调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 抓住科技革命机遇 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 [3]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3] - 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推进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改造 [3] 绿色供应链建设 - 倡议提出加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协同推进气候治理与民生改善 [3] -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合作 [3] - 搭建合作平台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贸易投资双轮驱动 传统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3]
1200家参展商齐聚北京,第三届链博会向全球发出北京倡议
北京商报· 2025-07-16 17:41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来自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100多名代表出席开幕式 [1] - 本届链博会国际化水平更高、链式逻辑更清晰、创新引领更突出 参展企业651家 境外参展商占比35% 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 170多个境外团组观展洽谈 [1] - 展会设置"六链一展区":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及供应链服务展区 [5] 供应链发展倡议 - 发布《北京倡议》聚焦五大方向:维护全球产业链安全稳定、创新引领发展、数智供应链发展、绿色可持续供应链、深化全球工商合作 [3] - 创新领域合作重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技术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 数智供应链建设:运用AI/物联网/区块链技术 推进供应链数字化改造 建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 制定国际数字标准 [4] - 绿色供应链措施:落实联合国2030议程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推广农业/能源领域绿色技术 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交流 [4] 展会特色活动 - 举办70多场专题活动 首次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 促进产业链合作 [5] - 同期举办10场主题活动 包括泰国/山东/广东主宾活动 超40场供应链专场活动 [5] - 首次设立创新链专区 展示超100项首发首展首秀 开设"链博首发站"集中发布新品 [5]
首届中国线缆行业G100企业家领袖峰会暨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开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8 22:59
行业盛会概况 - 第一届中国线缆行业G100企业家领袖峰会暨2025年中国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聚焦行业从"大"变"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1] - 参会嘉宾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代表共数百人,涵盖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角色[3] 核心议题与战略方向 - 广州电缆董事长余群光提出行业三大发展重点:坚守质量生命线、强化科技创新、构建绿色可持续供应链[5]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总经济师王彦文强调线缆产业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加大新能源和智能电网领域投入[7] - 中建电商副总裁张勇指出数字化赋能对产业链协同的价值,通过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9] 宏观经济与政策解读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罗俊杰分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明确线缆作为基础配套产业的重要使命[11]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徐鹏解读影响行业的宏观经济变量和政策导向,为企业战略定位提供导航[13] 技术与创新前沿 - 南方电网祁宏昌分享高压电缆在材料创新、结构设计和智能化运维方面的突破性进展[22] - 大唐集团殷杭提出基于传感、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预警集电线路系统解决方案[25] - 广东省人工智能协会唐林探讨AI技术在线缆生产端的应用场景和智能化升级路径[18] 国际市场与合规管理 - 德国莱茵TÜV刘波解析全球主要市场线缆产品准入标准,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技术策略[20] - 中国贸促会郭凌晨警示国际化进程中的合规监管要求,指导企业构建风险防控体系[16] 产业链协同与合作 - 中国线缆网与中建电商签署战略协议,聚焦建筑领域线缆创新应用和绿色供应链建设[29] - 中建电商李彬分析城镇化与新基建背景下建筑行业对线缆产品的新需求趋势[27] 企业家实践与行业痛点 - 首轮高峰论坛中,企业家代表探讨原材料波动和同质化竞争等核心挑战的应对策略[31] - 青年企业家论坛聚焦数字化转型与品牌建设,展现行业创新活力[33] 行业表彰与人才发展 - 大会颁发领军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等多项奖项,表彰17位领军人物和44位行业先锋[35] - 评选出54位管理类和技术类"杰出青年",凸显行业新生代人才储备[35] 大会成果与行业展望 - 会议凝聚"质量擎旗"共识,覆盖政策、技术、产业链协同等高质量发展关键维度[36] - 通过跨领域交流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加速发展[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