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武汉增选院士创新高
长江日报· 2025-11-22 09:12
何舜平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 院士7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4人。其 中,来自武汉地区的刘正猷、何舜平、唐辉明、鲁军勇、尹周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乔治 ·霍夫曼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锦岚、刘泉声、姜卫平、肖明清、赵书红当选中国工 程院院士。 当日,经长江日报记者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多方核实,上述11位新晋院士全部来自 武汉。其中,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 的有7位。唯一的女性院士赵书红,一直就职于华中农业大学,本次由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推 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乔治·霍夫曼是德国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是同济医院客座教 授。 数据显示,最近5届,武汉地区共产生24位两院院士。其中,2025年、2023年、2021 年、2019年、2017年武汉分别增选11人、5人、8人、8人、7人。今年,武汉地区两院院士增 选人数首次突破两位数,创历史新高,彰显武汉科教资源与科技创新的强劲实力。 武汉地区新增11位院士 (按两院新当选院士名单顺序排列)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雷少华:美国“脱实向虚”因为金融赚钱容易?这里面藏了一个大隐患
观察者网· 2025-11-22 09:06
"为什么一些大国会从实体经济逐步转向金融领域,导致经济出现衰退?" 11月16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经济"脱实向虚"与大国的衰落》 报告发布暨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雷少华提出了这一经典问题。在他看来,大 国"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发展触及天花板。当旧技术无法催生新产业时,资本便自然涌向金融 领域。 在这一点上,中美形成了强烈对比。二战后,美国建立的全球化产业与人才体系曾使其领先,但导致产 业分布分散、核心技术依赖外部,在中国等有完整自主产业体系的竞争者崛起时,凸显脆弱性并相对衰 落。相比之下,中国全产业链与内部人才培养体系起步晚,却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能更好支撑技术发 展、抵御外部冲击。因此,强产业体系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根本,金融应服务实体经济。 研讨会上,《经济"脱实向虚"与大国的衰落》战略报告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澄 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院长杨光斌教授指出,报告研究的经济形态诸如经济"脱实向虚"、将要发 布的《澄海全球发展报告2025》所聚焦的组织化程度,对于大国兴衰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澄海研究院 基于中性学术态度对国家兴衰研 ...
陕西新增6名两院院士
陕西日报· 2025-11-22 08:28
本次两院院士增选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增选后,我 国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90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002人。在陕两院院士达到76人。(记者 孙亚婷 见 习记者 王冰洁)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其中,4名在陕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在陕科学家当选中国工程院 院士。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坤德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研究方向为水声学与信息技术; 长安大学教授李树涛、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艳宁(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研究 方向分别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天基空间环境监测处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二研究所研究员钱林方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研究方向为兵器科学与技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苏光辉、陕西延 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地质师王香增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苏光辉长 期从事核反应堆 ...
强化疏解保障 推进科技创新 完善公共服务 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城市
人民日报· 2025-11-22 06:57
燕赵大地,白洋淀畔,八年砥砺,河北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看筋骨,新城崛起。累计完成投资超万亿元,5300余座楼宇拔地而起; 看产业,动能澎湃。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六大产业集聚,2000多家科技企业千帆竞渡; 看民生,宜业宜居。新建片区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105所,各类高品质酒店、品牌门店数量不断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要坚 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 议》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现代化城市"。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雄安新区着力强化疏解保障、推进科 技创新、完善公共服务。如今,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雄安现代化城市框架正全面拉 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来雄安,就是抓住新机遇" 10月9日,首批疏解央企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正式入驻雄安,2000多名员工来到雄安工作生活。 "看,这是我在雄安的新家!"晚上,杨高敏站在新家的阳台上,兴奋地同家人视频通话。 "雄安已经是一个大城市的样子!"作为中国中化的员工, ...
中国铁塔启动“擎天”AI平台 加快打造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中国证券报· 2025-11-22 04:09
同时,公司在支撑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也取得新进展,利用分布式电力设施和专业化运维能力,落实电动 交通充换电和电力保障服务要求,深化共享发展理念,从绿色出行、电力保障、综合能源等方面服务国 计民生。在320个城市部署了8万多个换电柜,服务外卖、快递配送员超过150万人;建设电单车充电端 口近370万个,服务居民超3200万;推进基站叠光、储能和节能,致力于打造"零碳"基站。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张志勇介绍,"十四五"期间公司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89%,获科技 奖励65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达404件,较2020年底翻了四番,制定国际标准9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 项11个,科技创新实力取得长足进步。聚焦"通信塔"变"数字塔",强化人工智能创新,推出空间治理经 纬大模型,主导研发了700多种AI算法,中国铁塔"山水林田湖草沙"空间数智化治理场景入选中央企业 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聚焦"通信室分"变"数字室分",攻克无源室分共享技术,实现多家运营 商、多频段、多制式共享需求,降低了60%的建网成本。与北京邮电大学团队一起,突破室分+北斗技 术难题,将北斗信号引入到室内、地下,实现了车位级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 ...
“星耀领航计划”走进连海陆桥基金
中国证券报· 2025-11-22 04:09
● 本报记者 刘英杰 日前,"中国银河证券·中国证券报私募行业星耀领航计划"调研团队走进连云港市首家持牌私募证券投 资基金管理人——连海陆桥基金,围绕其科创投资逻辑、区域产业赋能、企业社会责任等议题展开深入 交流,共同探索国有背景私募在支持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中的独特路径。 据悉,"星耀领航计划"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创类私募赋能平台,聚焦挖掘并培育兼具专业投 资能力与合规治理水平的私募管理机构。本次调研旨在推动多元投资理念的行业共享,助力构建科技、 资本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连海陆桥基金执行董事、总经理刘益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 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投资方向之一,依托股东连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团的产业背景与区域资源优势,持 续深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悉,连海陆桥基金前身为金控集团证券业务部,早在集团成立初期即通过持股恒瑞医药、远大控股等 本土上市公司,积累了深厚的产业认知与资本运作经验。转为市场化运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后,公司延 续了这一基因,在股票策略产品中重点配置创新药板块,持仓比例长期超过50%。 " ...
央企专业化整合再推进 8组17家单位重点项目签约
中国证券报· 2025-11-22 04:09
国务院国资委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大力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 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以市场化方式重组了6组10家企业,新组建、设立了9家中央企 业。 专业化整合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此前发表署名文章提出,要 加强战略性、专业化重组,围绕强化功能使命、提升规模效益,加大力度合并"同类项",避免重复建设 和无序竞争;围绕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一体化配置;围绕 增强我国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资源整合和合作,共同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会议要求,中央企业要坚持主动谋划、加强集团战略引领,坚持防范内卷、优化行业资源配置,坚持提 升本领、增强战新整合能力,坚持融合为本、打造一体化竞争优势,坚持协同推进、形成整体工作合 力。 此次签约项目主要包括中国石化与东方电气集团、内蒙古乌审旗碳纤维"产业合作+资本运作"项目,中 国一汽与卓驭科技智能驾驶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中国一汽与中国五矿电池关键材料领域产业链共链项 目,中铝集团与鞍钢产业互联网与数智供应链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南航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航空物流 ...
从院士增选看中国科技创新新风向!
新浪财经· 2025-11-22 01:25
院士增选总体情况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共144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1] - 院士增选被视为观察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风向标" [1] 院士队伍年轻化趋势 - 本次增选院士最小年龄再创新低,北京大学刘若川教授成为首位当选院士的"80后" [1] - 年轻科学家在创造力旺盛年龄获最高学术称号,有利于激发科研队伍活力和创造力 [1] - 年轻科学家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敢于挑战传统研究范式,善于驾驭前沿技术 [1] 学科分布与前沿交叉领域 - 院士增选高度重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包括量子信息物理、机器人技术、人工结构物理、智慧医学等领域 [1] - 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正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引擎,有利于引导科研人员突破学科壁垒 [1] 企业专家入选与产业创新 - 本次增选有3位来自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专家当选,分别来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敏锐感知者和创新落地的直接推动者,其创新工作源于产业需求并接受市场检验 [3] - 来自产业一线的专家带领团队突破关键技术,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3] 院士增选的政策导向 - 本次院士增选明确指向三个方向:支持年轻科学家挑大梁、强化前沿交叉领域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3] - 这些方向回应了"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迫切需求,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3]
新增25名“企业院士” 彰显产业界科技力量
南方都市报· 2025-11-22 00:17
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 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企业22人当选2025年两院院士,3位来自民营 企业的专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廉玉波、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险 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凯。 来自企业的研究人员当选院士,已不算新鲜。但在新增院士中占比如此之高,特别是71名新增中国工程 院院士中,来自企业的达22名,超过30%,可谓前所未有,显示产业界在应用研究领域已经占有相当重 要地位。 中国工程院表示,本次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布局制定了院士增选指南。而在今年4月,两院院士增 选启动时,中国工程院就明确2025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100名,其中特别指出:"8个名额主要用于 支持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候选人。" 来自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越来越强,在科技创新方面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以廉玉波为例,他现任比 亚迪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职业生涯涵盖了中国汽车研究中 ...
注册资本150亿元,招银金融投资正式获批开业
南方都市报· 2025-11-22 00:13
作为子公司,未来如何与母行形成协同效应?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政策制度与监管部门相关要求,招 银金融投资将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其优势在于可充分发挥招商银行多资管牌照的综合化经营和协同 优势,为客户提供"资金+资本"的投商行一体化服务。 对于布局方向,招商银行方面称,招银金融投资将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围绕科技创新、绿色 低碳、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 动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记者注意到,招银金融投资也是国内首批获准设立的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之一。今年7月获批 筹建后,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为继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之后第三家股份制银行AIC,重点布局 科创企业、绿色低碳产业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按照招商银行的说法,招银金融投资获准开业,是该行在响应国家金融改革部署与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迈 出的重要一步。 2025年11月21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已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其筹建的招银金融资 产投资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