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风险评估
icon
搜索文档
再添新指南!国家药监局公开征求《制药用水检查指南(征求意见稿)》
仪器信息网· 2025-07-17 12:42
制药用水检查指南核心观点 - 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发布《制药用水检查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至2025年8月15日,旨在规范制药用水系统的设计、验证、运行及监测[1][3] - 制药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纯蒸汽,其质量直接影响药品安全,需纳入GMP管理及污染控制策略(CCS)[3][12] - 指南基于质量风险管理原则,覆盖制药用水全生命周期,强调水质持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国际标准(如WHO GMP、EMA指南)[4][13] 目录分类总结 一、概述 - 制药用水参与药品生产全过程,其制备与分配系统稳定性对药品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属于高风险公用系统[3][12] - 纯蒸汽作为湿热灭菌介质被纳入制药用水范畴,需满足特殊化学纯度要求[4][12] 二、目的 - 指南旨在帮助检查员识别制药用水风险控制点,结合现代技术提供检查要点,同时不限制新技术应用(需验证等效性)[5][14] 三、适用范围 - 适用于药品生产企业的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纯蒸汽系统检查,其他制药用水可参考风险及用途执行[15] 四、制药用水风险管理 - 风险管理需贯穿设计、制备、监测全流程,重点关注微生物、内毒素、TOC等控制措施[16][17] - 企业需制定监测项目、标准及取样计划,设定关键指标警戒限(如pH、电导率)并定期回顾[17] 五、饮用水检查要点 - 优先选用市政供水,定期监测水质(如每季度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取样点需具代表性(储罐出口或最后用水点)[19] 六、纯化水检查要点 - **制备系统**:预处理(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等)与纯化(反渗透、离子交换)需定期清洗消毒[21] - **储存分配**:循环输送设计防止微生物滋生,材料需无毒耐腐蚀,避免死角盲管[22] - **检查要点**: - 确认与验证分四阶段(DQ/IQ/OQ/PQ),性能确认需涵盖不同季节运转[22][30] - 日常维护包括储罐呼吸器更换、反渗透膜清洗及数据可靠性管理[36][38] 七、注射用水检查要点 - **制备工艺**:蒸馏法(多效/热压式蒸馏水机)为首选,非蒸馏法(如膜分离、EDI)需验证等效性[44][46] - **检查要点**: - 高温循环系统(70℃以上)设计需防红锈,换热器需双管板结构[49][50] - 非蒸馏法需额外关注膜完整性测试及在线监测(如TOC、电导率)[62][63] 八、纯蒸汽检查要点 - 纯蒸汽用于湿热灭菌,冷凝水需符合注射用水标准,分配系统流速控制在20-30m/s,坡度设计确保冷凝水排空[66][69] - 检查重点包括系统材质(316L不锈钢)、疏水装置功能及在线电导率监测[70][72] 参考法规与指南 - 主要依据包括WHO GMP、EMA指南、ISPE手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涵盖设计、验证及维护标准[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