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文化展览
icon
搜索文档
“在彼此的故事中更好照见自己”(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跨文化展览行业现状 - 上海博物馆联合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举办全球最大规模古埃及文物出境展,2024年7月以来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1] - 2024年我国举办百余个文物进出境展览,通过文物纽带促进中外文明交流[1] - 博物馆积极引进境外展览如庞贝古城、文艺复兴主题,同时推动唐三彩、青铜器等中国文物海外展出[1] 展览内容与形式创新 -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罗马浮雕,河南博物院展示玛雅石刻,提供超越书本的沉浸式体验[2] - 北京"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采用双线叙事结构,结合中国新石器至商周文物对照展示文明共通性[3] - 上海博物馆策划达·芬奇与唐伯虎主题展,浙江文学馆呈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对话,强化文明互鉴[2]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 -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通过铜镀金壳怀表等展品展现中法交往历史[2] -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中国青铜器展览吸引当地学生,建立文化理解桥梁[2] - 观众反馈表明跨文化展览能增强文明认同感,如留言"在彼此故事中照见自己"[2] 行业发展趋势 - 展览设计趋向深度文化叙事,如希腊神话展通过文物群构建实证脉络[3] - 行业注重文明契合点挖掘,推动观众从观赏者转变为文化对话者[3] - 未来预期更多跨文化展览涌现,促进"和合共生"的全球文明对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