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躯体化障碍
icon
搜索文档
躯体化障碍是什么、怎么预防(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19
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 -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 睡眠不足 慢性压力等会降低人体应激阈值 使人对躯体的感觉更敏感 [1] - 躯体化障碍患者通常会出现心悸 胸闷 手抖 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可能伴有强烈的恐惧感 甚至产生濒死体验 [1] - 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 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 心慌 呼吸急促 胃肠紊乱 肢体疼痛 睡眠问题等 [1] - 很多人最初只关注身体症状 意识不到情绪问题 这是躯体化障碍状态的特点之一 [1] 正确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 - 保持冷静十分关键 首先要立刻停止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和正在进行的活动 寻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休息 [2] - 尝试缓慢腹式呼吸 按照吸气4秒 屏息2秒 呼气6秒的节奏进行 能有效平复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 [2] - 通过"5—4—3—2—1"感官训练来转移注意力 缓解个人对躯体症状的过度关注 [2] - 给自己心理支持 告诉自己这些不适感虽然难受 但不会造成实际伤害 [2] - 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就诊时要详细描述症状 持续时间 诱发因素和既往发作情况 [2] - 症状反复出现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2] 预防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 - 注意饮食调节 减少咖啡因等的摄入 这些物质会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 降低焦虑阈值 [3] - 尽量规律作息 每天保证7至8小时的优质睡眠 [3] - 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 能有效增强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调控功能 增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3] - 学习放松技巧 如正念冥想 渐进式肌肉放松等 每天练习15分钟 [3] - 培养对自身感觉的正确认知 不要过度关注或解读每一个细微的身体变化 [3] - 保持良好社交关系 适当表达情绪与压力 有助于预防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 [3] - 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而医学检查无异常 建议及时到心身医学科 心理科就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