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渠道整合

搜索文档
中秋前酒市动销乍暖还寒,新一轮渠道整合正悄然发生
第一财经· 2025-09-19 09:27
市场近期表现与展望 - 中秋国庆备货季带动8、9月份酒市显现回暖迹象,销售环比有所回升,但市场整体仍显疲软 [1][2] - 酒商认为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但行业深度调整可能还要持续3-5年 [1][3] - 5月到7月的淡季以及“禁酒令”影响明显,客户预算紧张,导致今年中秋销售能否超过去年同期仍难判断 [2] 行业面临的挑战 - 线上平台价格竞争激烈,冲击线下市场,导致酒商利润下滑比销量下滑更为明显 [2] - 传统节日期间白酒动销表现平平,除经济环境影响外,作为节日礼品的需求被“健康类”产品挤占 [2] - 行业深度调整导致酒价下行,终端商家采取快进快出方式减少库存,消费者按需购买不再囤货 [2] - 酒水流通上市公司华致酒行和酒便利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双位数下滑,整体跌幅高于白酒企业二季度下滑幅度 [2] 渠道格局变化 - 长期以来“厂强商弱”的酒业流通格局出现松动,酒企对渠道的绝对控制力因消费低迷和库存高企而被削弱 [4] - 电商平台推出低价名酒产品,击穿了白酒企业的线下控价体系,白酒行业的互联网渗透率从不足10%提升至20%左右 [4] - 未来5年白酒的互联网渗透率有望达到50%以上,酒商话语权正在加强 [4] 市场结构与整合趋势 - 国内白酒市场形成“根系型”销售网络,市场高度碎片化,拥有酒类批发商、运营商和代理商公司15万家,销售网点500万家 [5] - 流通前十企业总规模不足整个市场的10%,远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市场渠道商35%到40%的份额 [5] - 河南等酒业大省出现酒商联盟抱团取暖,通过联采联销增强渠道话语权,与厂方博弈 [5] 新兴商业模式探索 - 酒仙集团计划3年内开设1万家酒仙超级店,采取硬折扣店模式,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 [6] - 传统团购模式因层级多、费用高导致白酒价格偏高,在理性消费时代吸引力下降,未来50%的经销商和烟酒店将面临考验 [6] - 酒仙超级店利用供应链优势,采取名酒产品仅加价10元的低价策略,主要瞄准四线及以下市场,这些市场房租和运营成本更低,酒水需求更为旺盛 [6] - 业内观点认为该模式商业逻辑合理,但名酒低价战略的持续性和自有产品的动销率仍有待观察 [6]
假日经济|中秋前酒市动销乍暖还寒 新一轮渠道整合正悄然发生
第一财经· 2025-09-18 19:26
行业销售表现 - 中秋国庆备货季推动8、9月酒市销售环比回升,但市场整体仍显疲软 [1] - 河北酒商反馈中秋备货季启动早于往年,但同期能否超越去年尚难确定 [2] - 山东酒商反映中秋备货销量略有下滑,利润下滑更明显,主因线上平台价格竞争激烈冲击线下 [2] - 白酒作为节日礼品需求被健康类产品挤占,消费者按需购买不再囤货 [2] - 华致酒行和酒便利上半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出现双位数下滑,跌幅高于白酒企业二季度下滑幅度 [2] 行业周期与调整 - 酒商最困难阶段已过去,但行业深度调整预计持续3-5年 [1] - 6、7月为酒商最艰难时期,市场动销半停滞,上游企业压货 [3] - 外部因素对酒行业影响减弱,市场动销逐步恢复,厂家压货能力下降 [3] 渠道格局变化 - 酒业流通格局出现松动,酒企对渠道绝对控制力削弱 [4] - 电商平台低价名酒产品击穿白酒企业线下控价体系 [4] - 白酒互联网渗透率从不足10%提升至20%,预计5年内达50%以上 [4] - 酒商话语权加强,传统流通渠道迎来新机遇期 [4] 市场结构与整合 - 国内白酒市场形成多级经销商制,市场高度碎片化 [5] - 2024年国内酒类批发商、运营商和代理商公司15万家,销售网点500万家 [5] - 流通前十企业总规模不足市场10%,远低于欧美市场35%-40%的集中度 [5] - 河南等地出现酒商联盟抱团,通过联采联销增强渠道话语权 [5] 新模式探索 - 酒仙集团计划3年内开设1万家硬折扣模式超级店,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 [5] - 传统团购模式因层级多、费用高导致价格偏高,吸引力下降 [6] - 硬折扣店名酒产品仅加价10元销售,瞄准四线及以下低成本高需求市场 [6] - 新模式借助供应链优势整合区域资源,但名酒低价战略持续性待观察 [6]
假日经济|中秋前酒市动销乍暖还寒,新一轮渠道整合正悄然发生
第一财经· 2025-09-18 19:13
市场近期表现 - 市场在经历惨淡的二季度后,于8、9月份中秋国庆备货季显现回暖迹象,销售环比有所回升,但整体仍显疲软 [1] - 河北酒商反映中秋酒水备货季启动比往年更早,销售出现环比增长,但能否超过去年同期尚难判断 [2] - 山东济南酒商表示中秋备货销量略有下滑,利润下滑更为明显,主要受线上平台激烈价格竞争冲击 [2] - 传统节日期间白酒动销表现平平,除经济环境影响外,节日礼品需求被健康类产品挤占也是因素之一 [2] 行业深度调整与厂商关系变化 - 酒仙集团创始人认为,酒商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但行业深度调整可能还要持续3-5年 [1] - 2023年后酒水消费市场低迷、库存高增长,削弱了酒企对渠道的绝对控制力,长期存在的“厂强商弱”格局出现松动 [7] - 经过市场博弈,厂家意识到已经压不动货,酒商的话语权正在加强 [6][7] - 在河南等酒业大省,出现酒商联盟抱团取暖,试图建立区域非竞争生态,通过联采联销增强渠道话语权 [8] 渠道变革与互联网渗透 - 电商平台推出低价名酒产品,击穿了白酒企业的线下控价体系 [7] - 中国白酒的互联网渗透率已从过去的不足10%达到20%左右,未来5年有望达到50%以上 [7] - 酒仙集团公布新开店战略,计划3年内开设1万家采取硬折扣店模式的酒仙超级店,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 [8] - 硬折扣店模式类似零食行业,利用供应链优势提供低价,例如名酒产品仅加价10元销售,主要瞄准四线及以下市场 [9] 上市公司业绩与商业模式挑战 - 酒水流通上市公司华致酒行和酒便利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双位数下滑,整体跌幅高于白酒企业二季度下滑幅度 [6] - 传统团购模式基于人际关系销售,层级多导致费用和毛利高、白酒价格偏高,其吸引力在理性消费时代正下降 [9] - 未来50%的经销商和烟酒店将面临生死考验,名酒低价战略的持续性和自有产品的动销率仍有待观察 [9] - 国内酒类流通市场高度碎片化,拥有约15万家批发商、运营商和代理商公司,以及500万家销售网点,流通前十企业总规模不足整个市场的1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