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注射成型(MIM)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金属注射成型行业概览:精密制造新引擎,MIM打开增量市场(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4-27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MIM工艺优势显著,下游应用广泛,具备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 [3][7] - MIM的关键工艺技术包括金属粉末和粘结剂的选择、喂料制备、脱脂与烧结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 [4] - 中国厂商在MIM基本原料和设备上的国产化程度较高,但在等离子体雾化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等高端设备和技术领域发展缓慢 [5] - 中国MIM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市场规模未来增长空间较大,预计2025 - 2030年市场规模从124.32亿元增长至220.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18%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属注射成型的工艺特征 - MIM综合粉末冶金和塑料注塑成型优点,具备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表面粗糙度低、尺寸精度高、零件复杂性高、适合大规模生产、致密性和设计灵活性高、应用范围广泛等优势 [7][13] 金属注射成型的工艺流程 - 包括混炼/喂料制备、注射成型、脱脂、烧结、后处理等步骤,各步骤需控制好工艺参数,否则易产生缺陷 [14][17] 金属注射成型的关键工艺技术 - 金属粉末制备主流工艺是水气联合雾化法,中国应用比例约60%,但在部分方面与国外先进工艺有差距,不同金属粉末制成的MIM产品应用领域有差异,不锈钢是主流应用粉末 [18][21][28] - 粘结剂是保证喂料充型和生坯固化的关键材料,聚甲醛基粘结剂因强度和脱脂效率高成为主流粘结剂体系 [29][31] - 喂料品质与金属粉末和粘结剂比例及性能相关,国内外喂料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国产化价格优势显著 [32][39] - 不同脱脂与烧结方法在工作效率、设备成本、资源消耗等方面差异大,行业一般采用二步脱脂法,中国厂商在烧结设备领域国产化程度超80% [40][43] - 模具设计是影响MIM成品良率的关键环节,部分中国厂商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成效显著,但在高端软件和核心算法方面对外依赖高 [44][49] 金属注射成型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分析 - MIM工艺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折叠屏手机、汽车轻量化和高精度医疗器械需求为行业带来机遇 [50][53] - 中国MIM下游应用以3C电子为主,未来预计向汽车和医疗领域倾斜 [53] 金属注射成型行业市场规模 - 2021 - 2024年,受折叠屏手机市场需求扩张驱动,中国MIM市场规模从80.82亿元增长至107.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98% [57] - 2025 - 2030年,受材料和工艺创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因素驱动,预计市场规模从124.32亿元增长至220.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18% [54][57] 金属注射成型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MIM行业按业务规模分为三大竞争梯队,第一梯队的精研科技和富驰高科占据25 - 35%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格局分散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