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icon
搜索文档
文脉华章·营造之法丨雄关,何以定城六百年
央视新闻· 2025-06-14 10:29
文化和自然遗产 - 长城作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1] - 嘉峪关是长城与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的交汇点 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1]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其中甘肃段将于今年内建成 [5] - 嘉峪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是现存长城遗址中规模最壮观 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关隘 [5] 嘉峪关建筑特点 -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 由内城 外城 罗城 瓮城 城壕组成完备防御体系 [7] - 北侧延伸至黑山的"悬壁长城"建在约45度山脊上 南侧"长城第一墩"位于60多米高的悬崖 [7][9] - 六百多年从未被攻破 因独特地理位置易守难攻 [11] 建造工艺与质量管理 - "定城砖"传说象征关城建造的精确计算 每块砖刻有工匠姓氏便于责任追溯 [13][15] - 采用射箭检测砖石质量 箭头射入即整段重建 确保建筑结构坚固 [15] 历史功能与文化价值 - 明代西域贡使前往中原的唯一法定路线 设有税务机构管理商队征税 [17][19] - 通关需持官方"关照"文牒 现存体验项目保留这一传统 [21] - 门洞青石板留有古丝绸之路车辙印 见证东西方文化交流 [23] 现代保护与技术创新 - 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城墙维保 监测风力等环境影响 [31][34][36] - 从军事要塞转型为文明对话样本 展示历久弥新的文化活力 [37]
河北迁安:“百业+文旅”融合山水长城
新京报· 2025-04-26 19:13
文旅融合发展 - 迁安成功将文旅元素融入城市发展各领域,依托"有山有水有田园,长城钢城非遗美"资源,实施"旅游+百业,百业+旅游"融合模式,显著提升城市文旅活力和魅力 [1] - 举办首届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吸引15省市区沿线景区、高校、协会及文旅企业代表300余人参与 [1] - 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并获评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等多项称号 [7][9] 水城与体育产业 - 迁安投资130亿元实施"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城区滦河段形成14平方公里水面和6800余亩岛屿,打造"北方水城"品牌 [2] - 滦河左岸体育公园拥有10公里沿岸景观带及14平方公里水域,挂牌北体水上运动俱乐部等6大基地,构建"迁安模式"体育公园 [3] - 年均举办30余项800余场国家级、省级赛事,包括皮划艇、青少年足球等,体育产业发达 [3][10] 长城保护与开发 - 迁安段长城总长45.3公里,含4.5公里白羊峪大理石长城,为明代戚继光修缮遗存,现存世极少的水关建筑景观 [5] - 出台全国首个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累计投资1400余万元修缮白羊峪段947米、白道子段680米长城 [6] - 实施"长城+"战略,推动"长城+体育""长城+文化"融合,建成49.5公里长城风景道及3800平米旅游集散中心 [6][7] 非遗与文化产业 - 轩辕里民俗体验街区融合非遗作坊与商业街区,展示桑皮纸制作、轩辕灸法等传统技艺,年演出评剧超百场 [8] - 绣娘非遗文化园集纺织、研学、旅游于一体,迁安手工造纸市场热度高,形成"北迁南宣"品牌 [9] - 实施"八个一百"工程推动沉浸式戏剧、非遗工坊等活动,解码轩辕黄帝文化基因 [10] 基础设施与未来规划 - 打造滦河一号公路全域旅游环线,深化滦河左岸体育公园二期建设,推动钢铁元素旅游化升级 [9] - 布局"长城+康养""长城+研学""长城+民宿"等场景,计划年均举办30余项赛事强化文旅融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