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电资料同化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破难题建体系创理论 中国科学家引领国际雷电科学研究
环球网资讯· 2025-06-07 21:46
中国雷电科学研究进展 - 中国科学家通过30余年持续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先进探测体系、创新理论框架,正持续引领国际雷电科学研究发展方向 [1] - 中国在雷电研究方面的引领地位进一步彰显,连续两届雷电物理和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在华成功举办 [3] - 雷电涉及从微观等离子体到宏观闪电通道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其放电过程和机理仍是世界性难题 [3] 雷电研究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攻克多频段、大动态范围的超高分辨率探测难题,发展雷电声-光-电-磁高精度同步探测体系 [6] - 实现对雷电全过程亚微秒级放电特征解析和精细化三维动态成像,在雷电类型、物理过程和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认识 [6] - 创新提出雷电不连续发展传输理论,在国际上产生引领性影响 [6] 雷电气象学应用 - 中国科学家提出雷暴云下部主导型的三极电荷分布模态,成为具有全球普遍意义的三种雷暴云电荷结构之一 [6] - 创建面向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雷电资料同化方案,被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开发的国际主流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NCAR-WRF)采用 [6] - 高精度雷电探测技术推进了雷电气象学的巨大进步,闪电观测资料纳入短时强对流预报取得实质性进展 [6] 人工引雷技术 - 中国科学家创新发展安全高效的火箭引雷技术,创建人工引雷实验基地 [8] - 通过20年引雷实践和技术创新,形成集雷电基础研究、防雷技术测试和电磁辐射效应评估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平台 [8] - 通过声光电磁多物理场效应的精准测量,揭示雷击致灾关键过程和机理,为雷电防护设计和标准制定提供关键参量 [8] 国际影响力 - 郄秀书研究员以在青藏高原雷暴以及雷电与人工引雷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贡献,2023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 [8] - 连续两届当选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主席,领导2022年和2026年国际大气电学会议 [9] - 2017年发起并在北京举办首届雷电物理与雷电气象学国际研讨会,推动全球大气电学发展和雷电研究进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