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al bank monetary policy

搜索文档
宏观研究重点关注:央行降息与维持利率,中国经济更缓的放缓,数据(不)可靠性-What's Top of Mind in Macro Research_ Central bank cuts and holds, China's shallower slowdown, data (un)reliability
2025-09-19 11:1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全球宏观经济和央行政策 包括美国 加拿大 挪威 英国 日本及欧元区的央行 同时重点讨论了中国经济前景[4] * 涉及的主要机构包括美联储 Fed 加拿大央行 BoC 挪威央行 Norges Bank 欧洲央行 ECB 英国央行 BoE 日本央行 BoJ[1][2][3][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央行政策:降息与按兵不动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点阵图中值显示2025年将降息三次 预计10月和12月将再次各降息25个基点 2026年再降息两次 终端利率预期为3-3.25% 此轮降息周期重启预计将催化美元走弱 并支持美股[1] * 加拿大央行和挪威央行均如期降息25个基点 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10月进行最后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 挪威央行虽明确指引不再预期12月降息 但预计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重启降息 按季度步伐进行 至2026年第三季度终端利率达3.25%[2] * 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均维持利率不变 欧洲央行除非增长或通胀前景显著转变 否则将按兵不动 英国央行因通胀仍处高位且行长暗示需进一步观望 不再预期11月降息 现预计下次降息在明年2月[3][5] * 日本央行预计本周按兵不动 下次加息预计在1月 具体时机将显著取决于工资增长前景和日元表现[6] 中国经济:放缓程度较浅 * 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且年内可能进一步放缓 但放缓幅度小于最初预期 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长追踪预测为环比年化3.5% 同比4.8% 高于此前预测的2.5%和4.6% 主因中国出口在面对更高美国关税时表现出显著韧性[7] * 基于出口韧性和政策支持可能推迟至明年初 将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上调至4.8% 2026年预测上调至4.2%[7] * 中国弹性的出口增长引发对产能过剩拖累全球制造业的担忧 估计中国出口驱动型增长战略可能在未来一年使主要经济体GDP增长降低0.1-0.3个百分点 对德国和中欧影响最大[8] 经济数据质量担忧 * 关注经济数据质量担忧 原因包括美国5月和6月非农数据大幅下修 劳工统计局 BLS 局长被免职 BLS年度基准评估中对就业水平的大幅下修 以及特朗普推动终止美国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要求[9] * 发现近年来美国及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数据质量有所恶化 部分指标标准误差上升且数据噪音增加 但全球经济数据大体仍可靠 美国数据质量进一步恶化可能带来重大经济成本 直接影响TIPS 并导致美元进一步走弱[9] * 终止企业季度报告可能无法实现让管理层专注于长期目标的效果 因尽管欧洲公司整体报告频率低于美国公司 但美国股票在大多数长期指标上表现优于欧洲和英国公司[9] 其他重要内容 * 包含高盛关键经济和市场预测数据 例如全球2025年GDP增长预测2.6% CY 美国1.8% 中国4.8% 欧元区1.2% 以及各类资产价格和利率预测[22] * 包含图表显示中国名义出口水平按目的地划分 指数化2019=100 显示其对美国 欧盟 日本等地的出口韧性[12] * 包含免责声明和监管披露信息 说明潜在利益冲突 分析师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部分相关 以及报告在全球分发的实体[27][28][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