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aterials

搜索文档
 《2025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发布,聚焦智能制造与装备等关键领域(附申报建议及案例)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12:08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核心分析    1 核心观点   - 2025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旨在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智能制造与装备领域被列为核心方向,重点关注工业自动化、智能检测、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2]   - 申报需突出技术创新性、产业关联性和成果落地潜力,并具备高水平科研团队 [4]     2 申报重点领域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通信等 [1]   - **医药健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 [1]   - **智能制造与装备**: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 [1]   - **新材料**:高性能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1]   - **新能源**:清洁能源、储能技术、碳中和相关技术等 [1]     3 申报条件与要求   - 依托单位需为北京市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法人主体 [3]   - 企业单位需满足销售收入和研发投入等条件 [3]   - 联合建设实验室需明确依托单位并签署共建协议 [3]   - 研究方向需凝练科学问题,团队需具备扎实研究基础或成果积累 [4]     4 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   - 申报通知已于2025年4月9日发布,具体截止时间需关注后续官方通知 [6]   - 需提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及单位资质、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 [6]   - 评审由专家委员会负责,重点考察创新性、可行性及产业价值 [6]     5 智能制造领域政策支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筹)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检测等前沿技术,目标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   - 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7]     6 申报建议   - 聚焦卡脖子技术如高端传感器、工业软件、精密加工装备等 [8]   - 强化产学研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网络 [8]   - 突出专利布局、标准制定、示范应用等产业化潜力 [8]   - 可联系专业机构获取申报指导以提升材料质量 [8]     7 参考案例   - **高熵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聚焦能源材料研发,开放课题申报截止2025年7月31日 [9]   - **数智中医慢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展示人工智能与中医药融合的跨学科研究范例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