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lation Strategy
搜索文档
投资者演示-中国今秋的刺激政策与改革-Investor Presentation-This Fall Stimulus and Reform
2025-10-17 09:46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该纪要为摩根士丹利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报告,核心关注中国经济整体、关键行业(如房地产、科技、出口、金融)以及中美关系 [1][3][27][45][83][127][167] * 公司未特指某一具体上市公司,而是从宏观和行业层面进行分析 [1] 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济增长与通缩压力 * 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计为4.8%,但下半年增长将放缓 [3] * 通缩将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尽管会有边际改善;GDP平减指数显示通缩可能持续15个季度(从2023年第二季度至2026年第四季度) [5][7] * 名义GDP增长放缓拖累工资增长,城镇家庭名义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名义GDP增长同步放缓 [13][15] 增长拖累因素 * 财政刺激力度减弱:2025年7月后政府净债券融资从1-6月平均1190亿元降至633亿元,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快速放缓 [8][9][10][11] * 持续的通货紧缩反馈循环: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效果减弱,汽车、手机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放缓 [14][15] * 社会动态指标在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双底恶化,青年失业率在宏观经济逆风下居高不下 [17][18][19][20] 出口韧性与贸易紧张 * 出口表现强于预期: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2%,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6%,高于此前预测的4.0%和-2.0% [22][23] * 对美出口深度收缩,但对世界其他地区出口因供应链竞争力保持强劲 [24][25]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中国扩大稀土限制,美国考虑对华征收100%关税 [28][29] * 基本情景是言辞升级以重置预期,而非实施100%关税或走向持久脱钩 [32][33][35] * 美国在48%的对华进口产品类别上高度依赖中国,如笔记本电脑(占从中国进口额的16%)、手机(12%)等 [37][38] 稀土与科技竞争 *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供应链,在采矿(占全球69%)、精炼(88%)和磁铁供应(90%)方面市场份额高 [41][42] * 若中国实施激进的稀土限制,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并引发美国扩大技术管制,减缓中国芯片国产化进程 [41][45]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预计从2024年的18%升至2027年的30%;GPU自给率从2024年的23%升至2027年的39%,但总体水平仍低 [45][46][47] * 中国在稀土管制方面的域外执法能力相较于美国的技术管制面临挑战 [49] 政策展望与“5R”再通胀策略 * “5R”策略包括再通胀(Reflation)、再平衡(Rebalancing)、重组(Restructuring)、改革(Reform)和重燃(Rekindle) [50] * 预计2025年底前进展:财政赤字扩大占GDP 1.6个百分点,政策利率再降15-20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再降50基点,消费支持(如以旧换新),社会福利(如生育补贴、免费学前教育),以及5年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 [50][52] * 四中全会(10月23日)焦点预计为技术自给自足和创新,社会福利改革将获认可但步伐渐进 [54][55] * 2026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设定在5%左右 [55] 结构性改革与社会福利 * 中国国民储蓄率高企,2024年家庭储蓄率达34.4%,远高于其他国家(如美国10.3%、日本11.3%) [58][59][60] * 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自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处于低位,投资回报率(ICOR)下降表明资本配置效率下降 [65][66][67] * 社会福利改革是促进再平衡的有效途径:省级数据显示,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支出占GDP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私人消费占GDP比例平均增加1.28个百分点 [69][71] *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存在城乡差距:202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平均支付额为44,912元,替代率44%;而城乡居保基本养老金平均支付额仅为2,671元,替代率12.5% [74][75][76] * 提高农村养老金福利至每月1000元(略高于生存水平)将使年度养老金支出增加约1%的GDP,但长期会使系统资金更加不足 [78][79][80][82] 房地产行业调整 * 房地产投资已完成大部分调整,但价格前景仍不确定;与历史房地产泡沫破裂案例(如日本1991年、美国2006年)相比,中国房价(以六大城市二手房价指数衡量)自2021年第二季度峰值以来的下跌轨迹 [83][84][86][87] * 消化住房库存需要约3万亿元资金,将库存月数从2025年8月的22.7个月降至健康的约12个月;可能通过央行再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可能的中央政府资金进行回购并转换为保障性住房 [89][90] 家庭储蓄与资本市场 * 家庭积累了约30万亿元超额储蓄(自2018年累计),其中包含6-7万亿元超额定期存款(2022-23年积累) [91][92][94][96][97] * 解锁储蓄的三阶段路线图:1) 恢复风险偏好,将6-7万亿元超额定存转向股市;2) 重新锚定通胀预期,将30万亿元周期性超额储蓄用于消费;3) 全面社会福利改革以降低结构性高储蓄率 [100][109] * 2025年9月家庭存款流出出现逆转,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下降,表明存款向股市迁移停滞 [102][103][104][105] 科技优势与人工智能 * 中国在工业升级方面具有优势,新兴行业资本支出加强,预计对2025年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0% [127][130][131] * 政策支持包括新的科技债券板、规模可达1万亿元的国家创投基金、央行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扩大至0.8-1万亿元,以及预算内科技支出增至1.2万亿元(同比增长8.3%) [132] * 中国正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拥有大量AI人才;根据Chatbot Arena评分,中国大语言模型在质量与价格方面具有竞争力 [134][137][139][141] * 生成式AI可能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新兴市场约40%的就业岗位面临AI冲击 [143][146]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相关全球专利申请中的份额自2023年以来显著增加;在自动驾驶领域,国内C-DCU(座舱域控制器)市场由本土供应商主导 [147][148][151] * 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采用量将达到10亿台,其中约30%来自中国 [152][154] * L2+级智能驾驶的市场价值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000亿美元,到2035年将产生3000-4000亿美元收入 [156][158] 香港稳定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 全球稳定币立法竞赛加剧,美国《GENIUS法案》于2025年7月生效可能增强美元主导地位 [167][168] * 中国人民银行计划通过八项新金融措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包括促进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试点更广泛的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建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 [170][171][172] * 港币稳定币的潜在现实应用场景包括跨境支付、零售交易和供应链金融 [173][177] * 与离岸人民币存款规模有限(香港约1万亿元 vs 在岸约300万亿元)、高质量人民币资产供应不足、交易流动性薄弱以及电子人民币的偏好相比,与CNH挂钩的稳定币发展需要耐心 [179] *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2.84%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12%,部分原因是投资者对中国“3D挑战”(债务、通缩、人口结构)的担忧增加 [182][183][187] 其他重要内容 * 反内卷政策:当前的供给侧改革(反内卷1.0)与2015-18年(供给侧改革1.0)相比,目标行业主要为中下游、民营企业主导,且面临高政府债务下需求刺激受限的挑战 [110][113][114] * 没有需求刺激的供给整合可能侵蚀下游利润空间;上游与下游PPI之间的差距变化领先下游利润率变化约12个月 [118][119][121] * 反内卷冲动减弱:上游价格动能软化,需求对持续再通胀至关重要 [123][124][126] * 以日本经验为鉴: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尽管制造业资本支出上升,但工资增长下降,非贸易部门生产率持续放缓 [16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