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fractive Surgery
icon
搜索文档
BERNSTEIN-全球眼科-聚焦手术增长、结构及中国,屈光市场入门 -欧洲消费医疗技术
2025-06-10 15: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眼科屈光手术市场 - **公司**:Carl Zeiss、Alcon、Johnson & Johnson、STAAR Surgical、Bausch & Lomb、Ziemer、Schwind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概况 - **市场规模与增长**:屈光手术设备和耗材市场规模约18亿美元,过去五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0%,全球手术量从2019年的400万例增长到2024年的520万例,复合年增长率约5.4%。预计未来五年市场将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增速略低于过去五年,主要受手术量和产品组合向高价手术转变的推动[129][132][151]。 - **地理差异**:中国是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市场,2024年占全球手术量的一半以上,过去五年手术量几乎翻了一番;美国和欧洲市场较小,各占全球手术量的约15%,美国手术量仅为鼎盛时期的一半[26][136]。 - **竞争格局**:市场呈寡头垄断,Carl Zeiss、STAAR Surgical、JNJ和Alcon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某些地区和特定手术类型上具有垄断特征。如Zeiss在中美两国的微透镜取出术方面具有独家优势,STAAR Surgical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市场占主导[180][182]。 关键驱动因素 - **近视患病率上升**:学术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近视人口将从目前的约35%增至约50%,高度近视人口将从约5.5%增至约10%,推动手术量增长[3][21]。 - **手术组合向高价手术转变**:高度近视人群中,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的使用预计将增加;轻度至中度近视人群中,微透镜取出术(SMILE)的份额预计将扩大,因其价格较高,将推动市场增长[24][158]。 主要参与者情况 - **Carl Zeiss**:是手术眼科市场的领先者,屈光业务约占总收入的22%,是公司的关键增长驱动力,尤其在中国市场。公司在微透镜取出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SMILE手术在中国市场占比约45%[35][36]。 - **Alcon**:在手术眼科市场占主导地位,屈光手术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公司提供一系列屈光手术设备和耗材,如FS200飞秒激光、EX500准分子激光等,并推出了个性化LASIK治疗WaveLight Plus及其升级版WaveLight Plus InnovEyes[40][42]。 - **Johnson & Johnson**:是大型跨国医药和医疗设备集团,屈光业务收入约3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不到1%。公司通过收购进入屈光手术市场,提供iLASIK技术套件,并推出了下一代ELITA飞秒激光[44][45]。 - **STAAR Surgical**:专注于可植入式晶状体的研发和销售,几乎100%的收入来自屈光市场,其ICL产品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市场占主导地位[49]。 品牌选择的关键因素 - **手术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处方、生活方式因素和偏好来评估适合的手术,不同品牌在特定手术类型上具有优势,因此手术选择是品牌选择的首要标准[188][189]。 - **手术/机器熟悉度**:医生倾向于选择熟悉的手术和机器,激光设备的长生命周期(8 - 10年)使得新手术和新进入者难以快速获得市场份额[191][192]。 - **服务**:可靠的服务对于确保激光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停机时间会导致收入损失,因此是品牌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193]。 - **患者品牌认知度**:在屈光市场,患者对手术和品牌的认知度会影响医生的品牌选择,尤其在中国市场,SMILE和STAAR的ICL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194]。 - **价格**:价格是考虑因素之一,但通常排在其他因素之后[195]。 投资建议 - 给予Carl Zeiss“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74欧元,基于70%的市盈率分析(26.0倍2025/26年每股收益)和30%的现金流折现分析(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终端增长率3.5%)[7][248]。 - 给予Alcon“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91.2瑞士法郎(美国存托凭证目标价109美元),基于70%的市盈率分析(30.0倍2024年预期每股收益)和30%的现金流折现分析(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终端增长率3.5%)[7][247]。 - 给予Johnson & Johnson“与大盘持平”评级,目标价159美元,使用14.25倍的目标市盈率对预期的Q5 - Q8每股收益11.15美元进行估值,并参考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和现金流折现分析作为辅助[7][24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患者特征**:屈光手术患者通常年龄在20 - 35岁,近视稳定后才会考虑手术。与其他医疗技术手术相比,年轻患者的平均年龄使得屈光手术对宏观经济环境更为敏感,因为年轻人在经济衰退时更倾向于削减开支[71]。 - **保险覆盖**:屈光手术在几乎所有医疗体系中都被视为 elective 手术,通常不享受报销,患者需自付费用,这增加了手术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性[126]。 - **风险因素**:各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监管行动、新产品开发失败、市场放缓、外汇波动等。如Alcon可能面临监管导致的报销变化、新产品开发失败等风险;Carl Zeiss可能受到监管变化、中国市场需求下降等影响[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