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ble Dividend Cuts

搜索文档
An Identifiable Inflection Point For REITs
Seeking Alpha· 2025-05-15 14:15
REITs股息削减的市场反应 - 市场对REITs股息削减存在一致性误定价反应 无论削减原因如何 股价均大幅下跌[1] - 被迫削减与主动削减存在本质差异 前者伴随基本面恶化(如空置率上升 租金下降) 后者仅为派息率调整[2][3] - 主动削减案例显示 公司AFFO/股从1美元增至1.01美元 但股息从0.96美元降至0.70美元 属于合理派息率调整[3] 主动削减的识别特征 - 基本面指标健康 包括同店NOI增长 高入住率 行业供需平衡[4] - WPC案例显示 尽管因分拆NLOP导致AFFO指引下调 但资产组合表现强劲 股价仍下跌20%[6][9] - 零售REITs在疫情期间暂停股息属审慎行为 但BRX股价仍超跌50%[14][16] 历史案例价格表现 - WPC股息削减后股价下跌20% 但基本面未受损 后续实现完全复苏[9][11] - KIM和WSR疫情期间分别暂停和削减股息 股价跌幅超50%-60% 但后续买入机会显著[20][23][25] - GOOD在2022年底削减股息后股价下跌20% 但随后出现可观回升[29][31][33] 当前投资机会 - AHH近期季度股息从0.205美元降至0.14美元 股价超跌 但营收持续增长 租赁指标强劲[45][47][50] - DEA同样出现主动削减 当前股价处于惩罚性低位[54] - 两类削减需严格区分 如HPP因办公楼基本面恶化导致持续下跌 与主动削减形成对比[38][40][42] 市场行为模式分析 - 股息削减公告后存在数周至数月的价格消化期 因算法筛选器仍显示旧股息率[36][37] - 主动削减创造20%折价窗口 但需避开基本面真正恶化的公司[55] - 历史模式显示 在惩罚性下跌阶段买入主动削减公司可获得超额收益[11][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