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中国:七月政治局会议前瞻
摩根·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半年经济增速超5%目标降低7月政治局会议额外政策刺激可能性,或开启政策从逆周期向结构性问题转变窗口 [4] - 关注解决结构性失衡政策行动节奏,如反内卷政策、产业政策改进、财政转移提升社保网络、以旧换新补贴扩展至服务消费活动等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最新政策更新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6次会议讨论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强调打击企业无序低价竞争、推动过剩产能有序退出,新能源汽车领域已采取相关措施 [5] - 6月30日政治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协商和协调机构条例,规定这些机构应聚焦重大政策问题且不越权 [5] - 本周媒体报道新生儿补贴细节,2025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儿每年获3600元补贴,中央政府承担大部分补贴,预计年支出约1000亿元 [5] - 6月2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7月将公布第三批以旧换新补贴,前两批各810亿元已分别用于第一、二季度,全年总额3000亿元,此前六部门宣布18项金融支持措施促进消费 [5][6] 经济评估 - 预计一季度到二季度经济环比折年率从6.6%放缓至3.5%,但同比增速仅从5.4%降至5.1%,上半年经济增速达5.2%,高于5%目标,无需额外政策刺激 [7][8] - 6月财新制造业PMI回升2.1个百分点,产出成分跃升4.6个百分点,6月对美出口数据反弹,上半年出口表现好于预期 [9] - 上半年经济表现得益于财政政策前置实施,下半年财政仍有空间,预计下半年待发行政府债券5.94万亿元 [10] 三箭齐发政策 - 2024年9月以来中国政策转向“三箭齐发”,即财政支持、货币宽松和结构再平衡,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方面 [11] - 反周期政策使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经济表现超预期,上半年经济形势降低7月政治局会议额外政策刺激可能性,下半年额外财政支持概率较低 [12][13] 转向解决结构性问题 - 当前经济发展为政府从反周期政策转向结构性措施提供窗口,近期政策聚焦促进消费、改善社会福利、打击内卷竞争和削减过剩产能 [16] - 打击内卷和削减过剩产能虽有助于解决供需失衡和通缩压力、提高企业利润,但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制造业 [18] - 政府应重视服务消费,服务部门发展可创造新就业、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同时制造业升级目标未变,政策转变是渐进过程 [19][20] 未来关注事项 - 关注解决结构性失衡政策行动节奏,如反内卷政策、产业政策改进、财政转移提升社保网络、以旧换新补贴扩展至服务消费活动等 [21] - 关注中美贸易谈判以及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协议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23] - 关注中国政府2026 - 2030年“十五五”规划,包括创新和生产率增长、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区域均衡发展等问题,以及是否会公布促进消费的量化目标或更重视名义GDP增长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