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ero Adaptive Policy (ZAP)
icon
搜索文档
ZIRP or ZAP? Will the Fed’s ’Zero-Interest Rate Policy’ Return, and Will It Work?
Investing· 2025-10-26 18:00
零利率政策(ZIRP)的潜在回归 - 文章探讨美联储可能重新实施零利率政策以应对经济疲软,旨在通过降低借贷成本刺激借贷和支出,并催生新的信贷资产泡沫[1] - 零利率政策的逻辑是让富人、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能够以接近零的成本借入数十亿美元,收购各类资产,从而推高资产价格[1] - 零利率政策在过去被用作制造“财富效应”的工具,即通过提升富人拥有的资产市场估值来刺激前10%富裕阶层的支出,而非通过提高生产率[1] 零利率政策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 零利率政策加剧了财富和收入不平等,前10%的富裕家庭已经拥有约90%的股票和大部分其他创收资产,而前0.1%的群体获得了大部分非劳动收入[1] - 将全部家庭数据混为一谈掩盖了前10%与后90%之间财富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美国后50%的家庭仅拥有国家金融财富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1] - 前10%富裕阶层的支出约占全部消费的一半,这意味着经济韧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富人基于其资产泡沫的支出,而其他群体因高价格和劳动力市场疲软而减少支出[1] 零利率政策失效与新风险(ZAP) - 由于宏观条件变化,零利率政策可能不再有效,而是演变为“零适应性政策”(ZAP),即过去有效的政策在当前环境下可能适得其反[1][3] - 主要变化包括中国不再提供抵消通胀的全球通缩动力、系统性风险推高经济中各环节的成本、以及财富收入不平等达到极端水平可能引发社会失序[1] - 每个连续的资产泡沫变得更大且更具系统腐蚀性,美联储的刺激措施和零利率政策可能无法在“万物/AI泡沫”破灭后再次提振经济[1][3] 历史资产泡沫与当前市场动态 - 标准普尔500指数自1990年至今显示出三个主要泡沫,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7-08年房地产/股票泡沫与第三个“万物泡沫”相比显得微不足道[2] - 使用债务刺激消费存在限制,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效应呈现收益递减趋势[2] - 货币流通速度自互联网时代峰值以来持续自由落体式下降,这表明过去实际能惠及工薪阶层的“增长”动力已消失[3] 美联储政策与资产泡沫关系 - 美联储的主要作用是吹大资产泡沫,而非其他功能,其已催生三个信贷资产泡沫,包括互联网科技股泡沫、房地产和股票泡沫以及当前的万物泡沫[3] - 吹大信贷资产泡沫的过程并非线性可预测,而是非线性的,因为围绕货币、信贷和风险的动态是涌现性的,各部分总和具有不可预测的特性[3] - 降低利率对占人口60%的底层群体在信用卡、汽车贷款和学生贷款方面的高利率几乎没有影响,只有富裕阶层能从零利率政策中受益,而“财富效应”和“涓滴效应”的好处不仅减弱,现在已变为负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