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直言:全世界只有中国, 让美国不敢放肆, 是美国霸权的唯一例外
搜狐财经· 2025-11-07 13:23
美国关税政策对印度的影响 - 美国对印度手机、药品、珠宝等重要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印度出口量大幅下降,其中手机产业出口量下降37.5% [3] - 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自8月27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3] - 印度在贸易关系中做出战略性让步,如扩大农业市场开放并增加从美国进口能源和武器,但未能改善贸易摩擦 [13] 中国应对美国压力的经济优势 - 中国拥有强大的内需市场,是美国重要贸易伙伴,美国企业收入依赖中国市场,关系恶化将导致美国企业面临巨大经济损失 [4] -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在从原材料到高端制造的供应链上具有优势,其他国家生产能力无法匹敌,替代方案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7] - 中国在手机零部件、新能源设备等领域的供应链优势使美国难以找到合适替代品 [9] 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 - 美国企业界压力使美国不敢对中国采取过于激烈措施,因为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失去订单和工作机会 [4][7] - 中国在全球市场份额逐步上升,许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找到新机会 [9] - 美国不得不对中国保持谨慎态度,无法像对待印度那样任意妄为 [9] 印度战略调整与长期发展 - 印度推进“去美国化”进程,与俄罗斯进行本币结算以减少对美元依赖,并加快“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建设 [17] - 印度通过开辟多条贸易通道希望减少对美国经济依赖,但根本改变经济关系仍需更多努力和时间 [17] - 从中国经验看,只有在产业和技术领域建设完整供应链体系,才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有效应对经济制裁 [17]
经济史和实证证明,关税讹诈不会得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3 08:10
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 美国近期实施的极限关税政策被经济学理论证明是损人害己的行为,历史上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的"无效铁轨理论"指出关税会抵消贸易成本降低的收益[1] -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841年提出关税应适度,过度限制进口会削弱国内生产能力和税收目标[1] - 近两百年来从亚当·斯密到克鲁格曼的经济学家都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但当前美国政策已超越专业精神[1] 关税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 - 2016年哈佛教授阿吉翁的研究显示:基于中国106万户企业1998-2007年数据,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而关税保护无相关性[2] - 实证研究表明关税保护不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3] - 中国加入WTO前对汽车行业高关税保护仍未能使产业强大,印证关税保护无效性[3] 中国关税政策实践 - 中国加入WTO后平均关税从高位降至2023年的7.3%[4] - 深圳手机、光伏储能、新能源车等产业通过市场竞争而非关税保护实现发展壮大[5] 关税的经济学本质 - 巴菲特指出对外关税实质会转化为对内商品税,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并抑制经济增长[6] - 历史与实证均证明关税保护既不能促进产业进步,还会造成双输结果[7] 行业动态 - 当前关税政策已影响芯片行业,部分订单停止报价[8] - 京东、拼多多、东方甄选等企业集体采取应对措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