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研

搜索文档
城市里的奇趣“植物乐园”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游客在"扶荔宫"种子博物馆参观。 游客在"扶荔宫"温室群拍照。 "扶荔宫"温室群。 以上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彭奕凯摄 这个暑期,位于云南昆明市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扶荔宫"温室群,吸引了很多 游客前来打卡参观。 昆明植物园科普办负责人陈智发介绍,"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汉武帝时期曾建于上 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果木,我国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此典故命名了这个温室群。 主体温室、种子博物馆、隐花植物馆……"扶荔宫"温室群保存了超过2500种热带植物,打造出奇趣满满 的"植物乐园"——从杨桃、莲雾、番石榴等热带水果,到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柱等热带沙漠植物;从 独木成林的景观,到能长到几十米高的望天树,都在"扶荔宫"温室群中得到了集中展示。 从最初为了科研建立温室、保存收集来的热带植物,到如今为了科普不断丰富物种名录,昆明植物园里 的这个植物世界,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云南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贵财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1日 1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
武汉科研人员构建出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
环球网资讯· 2025-06-13 19:10
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研究成果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宏观生态学学科组构建了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科学领域期刊《New Phytologist》[1] - 该数据库为植物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宏观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1] - 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种类繁多的维管植物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3] 数据库构建与内容 - 科研人员整合了694个中文数据来源,包括681篇期刊论文、10本专著和3个在线数据库[3] - 数据库共收录110451条数据记录,涵盖3897种植物(隶属1416属、214科),涉及118项性状[3] - 数据库广泛覆盖全国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区域植物[3] - 近40%的物种拥有10种以上性状记录,为系统发育比较分析提供基础[3] 数据库结构与特点 - 数据库由三大核心模块构成:采样地点信息、物种信息和性状信息[3] - 采样地点信息包括地名、地理坐标和气候数据[3] - 物种信息包括分类单元、生活型和生长型,广泛覆盖植物类群[3] - 性状信息涵盖形态、生理、化学、物候、数量及传播六大类[3] 数据库开放与应用 - 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属于完全开放获取[4] - 未来将持续更新和拓展,邀请全球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建设与完善[4] - 该数据库将推动数据共享与集成,促进全球种子性状信息的全面整合与深入应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