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物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科研人员构建出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
环球网资讯· 2025-06-13 19:10
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研究成果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宏观生态学学科组构建了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科学领域期刊《New Phytologist》[1] - 该数据库为植物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宏观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1] - 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种类繁多的维管植物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3] 数据库构建与内容 - 科研人员整合了694个中文数据来源,包括681篇期刊论文、10本专著和3个在线数据库[3] - 数据库共收录110451条数据记录,涵盖3897种植物(隶属1416属、214科),涉及118项性状[3] - 数据库广泛覆盖全国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区域植物[3] - 近40%的物种拥有10种以上性状记录,为系统发育比较分析提供基础[3] 数据库结构与特点 - 数据库由三大核心模块构成:采样地点信息、物种信息和性状信息[3] - 采样地点信息包括地名、地理坐标和气候数据[3] - 物种信息包括分类单元、生活型和生长型,广泛覆盖植物类群[3] - 性状信息涵盖形态、生理、化学、物候、数量及传播六大类[3] 数据库开放与应用 - 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属于完全开放获取[4] - 未来将持续更新和拓展,邀请全球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建设与完善[4] - 该数据库将推动数据共享与集成,促进全球种子性状信息的全面整合与深入应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