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矿产地质调查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首次编制1∶50000矿产地质调查专项规划 5年“探矿蓝图”开启寻矿新征程
四川日报· 2025-10-12 09:48
规划核心目标 - 将17.28万平方公里重要成矿区带中未开展1:50000矿产地质调查的区域作为主战场,系统部署工作[1] - 力争5年内实现重要成矿区带调查覆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预计提交147至220处优质找矿靶区[1][3] - 截至2024年底,四川1:50000矿产地质调查覆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3] 工作部署与实施 - 按照先易后难、先积累经验后逐步铺开的思路,计划在5个年度内分批部署实施147个图幅的1:50000矿产地质调查[1][4] - 调查工作统筹中央和省级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持实施38个图幅(1.69万平方千米),省级组织实施109个图幅(4.81万平方千米)[1][4] - 调查区域瞄准钒钛磁铁、锰、铜、镍、金、锂、稀土、磷等国家紧缺且四川具有优势的战略性矿种[4] 行业背景与意义 - 四川是矿产资源大省,富含钒钛磁铁、轻稀土、锂、金、铅、锌等多种矿产资源,自2023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在优势战略性矿种找矿突破和增储上产方面成效显著[2] - 1:50000矿产地质调查是找矿的重要前期工作,核心作用在于帮助圈定找矿靶区、科学评价区域资源潜力[2] - 此前提交的找矿靶区已利用超过八成,导致可供进一步勘查的找矿靶区、矿产地、勘查区块不足,制约了后续找矿和区块出让工作[3] 环境保护措施 - 规划特别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矿产地质调查全过程[5] - 优先采用遥感、航空物探等无损技术,并加强生态修复,以减少地质调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