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 Finance
搜索文档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confirms plan for Hong Kong office next year
Yahoo Finance· 2025-11-02 17:30
The Beijing-headquartered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has confirmed that it will open a hub office in Hong Kong - a move that will enhance its offshore financing capabilities and the city's role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Preparatory work is in the pipeline and progressing well, the Post has learned from the bank. A formal announcement is expected to be made by AIIB President Jin Liqun, who is scheduled to address Hong Kong FinTech Week on Monday. The AIIB's second office outside mainl ...
Africa Finance Corporation Secures USD 100 Million Facility from FinDev Canada, marking its Inaugural Transaction in the Canadian Market
Businesswire· 2025-10-22 02:59
交易概述 - 非洲金融公司从加拿大发展金融机构FinDev Canada获得一笔1亿美元、为期10年的贷款融资[1] - 此笔交易是非洲金融公司在加拿大市场的首次亮相,也是其与FinDev Canada的首次合作[1] - 该交易同时标志着FinDev Canada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首笔基础设施融资[1]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该融资将增强非洲金融公司的资金基础,并支持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交通项目管道[1][2] - 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在气候适应型基础设施发展方面的承诺[2] - 融资收益将支持非洲金融公司的长期融资战略,使其能够提供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能源可及性并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创新融资解决方案[5] 合作伙伴与市场信心 - 交易凸显了全球合作伙伴对非洲金融公司良好业绩记录、治理标准和执行能力的信心[3] - FinDev Canada选择非洲金融公司作为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首个合作伙伴,凸显了后者作为国际投资者寻求在非洲大陆提供高影响力、符合气候要求的基础设施融资的可信门户作用[3] - 非洲金融公司的资金合作伙伴网络不断扩大,包括多家国际开发金融机构,如意大利、德国、印度、中国、美国、荷兰和法国的相关机构[4] 公司背景信息 - 非洲金融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非洲务实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的催化剂[8] - 公司结合行业专业知识与金融和技术咨询、项目构建、项目开发和风险资本,以解决非洲基础设施需求[8] - 非洲金融公司拥有46个成员国,自成立以来已投资超过150亿美元[8] - FinDev Canada是加拿大的双边开发金融机构,通过私营部门支持发展,提供融资、投资和混合融资解决方案,以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9]
构建供应链弹性:东盟绿色价值链洞察——集体智能剧本(英)2025
亚开行· 2025-04-28 14: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手册旨在为企业、行业参与者、多边开发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助力企业加速脱碳并增强供应链韧性 [14] - 成功的脱碳不仅依赖项目的可用性,还需有精心设计的交付机制、明确的激励措施以及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持续参与 [32] - 六个战术杠杆可解决常见障碍,大规模推动中小企业脱碳,使脱碳从抽象的政策目标转变为创造价值的战略,确保中小企业在东盟的低碳未来中保持韧性和竞争力 [36][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目标 - 本手册为相关方设计支持企业加速脱碳和增强供应链韧性的项目提供指导 [14] - 借鉴马来西亚经验,强调激励和促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测量、跟踪、管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和关键要素 [15] - 通过整合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集体智慧和研究JC3的绿色价值链计划,弥合战略愿景与战术实施之间的差距 [16] 致谢 - 本手册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编写,得到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和气候变化联合委员会的支持 [18] 缩写 - 手册中涉及多个缩写,如ADB(亚洲开发银行)、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BNM(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等 [22] 表格和图表 - 手册包含多个表格和图表,涉及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中小企业基金的活跃设施、绿色价值链计划的战略伙伴关系、早期成果等内容 [23] 执行摘要 - 中小企业在东盟成员国企业中占比超99%,推动就业、创新和区域供应链,但面临成本压力、指导不一和市场激励有限等问题,阻碍其采取有意义的气候行动 [25] -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该国政府已承诺减排目标,战术细节决定中小企业能否抓住脱碳机遇 [26] - 本手册借鉴马来西亚经验,为相关方提供实用干预措施,激励和促使中小企业测量、跟踪、管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 [27] - JC3的绿色价值链计划早期结果显示,为中小企业提供适当支持,它们更有可能采取绿色可持续实践,但项目采用情况不均衡 [28][29][30] - 研究采用多方面研究方法,发现一些中小企业通过升级措施节省成本,部分银行试点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证明脱碳具有商业可行性 [33][34] - 绿色价值链计划采用混合促进方法,早期成果显示该方法可促进中小企业参与,LCTF的使用已达2.25亿美元以上 [35] - 手册概述六个战术杠杆,以解决常见障碍,大规模推动中小企业脱碳,实现区域可持续和包容性繁荣 [36][37] 激励和促使中小企业向低碳实践转型 - 气候变化现实加速,脱碳对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对企业而言是降低风险、节约成本和增强长期韧性的途径 [38][39] - 全球众多国家宣布净零或碳中和目标,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开始实施与气候相关的披露标准,这对东盟出口型经济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40][41] - 东盟中小企业占比超99%,对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许多成员国已承诺净零目标,区域战略反映了对气候行动的日益重视 [42][43][44] - 东盟能源相关碳排放预计上升,加速脱碳是保障区域经济韧性和社会福祉的战略必要举措 [45] - 企业向低碳运营转型是必要的,否则将面临市场准入丧失、合规成本增加和气候风险威胁等问题,马来西亚企业若不转型可能面临巨额出口收入损失 [46] -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缺乏知识、融资渠道和实际支持,需要量身定制的支持生态系统来实现脱碳目标 [48][50] 供应链韧性:绿色价值链的作用 - 在当前环境下,供应链韧性至关重要,应将中小企业纳入气候战略,绿色价值链计划通过嵌入排放跟踪来增强供应链韧性 [51] - 有韧性的绿色价值链具有经济优势,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制定标准和框架,马来西亚和东盟的相关政策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风险抵御的承诺 [52][53][54] - 中小企业面临诸多运营挑战,绿色价值链计划结合技术援助和金融激励,为其他东盟经济体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55][56][57] 利益相关者视角:集体智慧 - 为了解中小企业参与气候行动的情况,研究采用多方面研究方法,与54位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访谈,并对中小企业进行调查 [59][60] - 重点关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个关键利益相关者群体,探讨如何通过协调行动推动中小企业脱碳 [61] 大型企业:应对两难困境 - 大型马来西亚企业面临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与与本地中小企业合作的实际限制之间的挑战,内部存在可持续发展团队与商业部门之间的紧张关系 [62][63] - 企业虽认识到不行动的长期风险,但不愿自行强制中小企业合规,希望政策制定基线 [64][66] - 一些企业采取了积极措施,如投资碳会计软件、组织供应商参与计划和补贴中小企业参与成本,但成本仍是障碍,项目成果参差不齐 [67][68][69] - 企业提出了一些政策杠杆建议,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激励措施、建立能力建设和指导机制、制定逐步但坚定的监管基线、采用风险分担机制和政府带头示范等 [73] 中小企业:实际行动 -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认为低碳转型既是战略机遇也是挑战,多数企业面临成本控制、利润微薄和日常运营生存等直接压力 [77] - 服务于跨国或欧洲客户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多气候行动要求,而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则缺乏动力,除非有明确的回报 [78] - 中小企业业主难以证明前期投资的合理性,他们希望有明确的激励措施、外部便利化或专门支持 [79] - 中小企业面临气候相关指南、标准和计划的多样性问题,缺乏对排放测量的理解和实用工具,对过渡融资计划的熟悉度有限 [81][82][83] - 一些中小企业采取了低碳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如节省成本、提高投标成功率和增强品牌信誉等,企业的投资金额差异较大 [89][90][92] - 中小企业提出了一些政策杠杆建议,包括统一或特定行业的指南、更便捷的绿色融资渠道、采购偏好或奖励、实用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明确的强制时间表等 [93][94][95] 金融机构:平衡风险与回报 - 马来西亚金融机构面临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组合和引导其走向可持续低碳实践的挑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16.7%,具有高增长潜力,但也伴随着较高的信用风险 [101][102][103] - 一些银行积极抓住早期机会,建立品牌信誉,为即将到来的气候法规做准备,而另一些银行则希望有明确的全国性授权来激励绿色贷款 [106] - 金融机构通过多种策略推动中小企业参与绿色融资,包括捆绑优惠资金与商业贷款、开发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产品、提升内部能力、补贴碳跟踪软件使用、简化流程和促进生态系统合作等 [107][108][111] - 一些银行从中小企业绿色项目中获得了可观回报,同时也强调了声誉收益和为未来需求做准备的重要性 [114][116] - 金融机构提出了一些政策杠杆建议,包括明确和统一的标准、监管推动和激励措施以及完善的LCTF或类似计划等 [129][130][131] 案例研究:绿色价值链计划的经验教训 - JC3于2023年1月推出绿色价值链计划,采用混合促进方法,结合BNM的LCTF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和实际支持,帮助企业测量、监测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 [133] - 该计划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马来西亚绿色技术和气候变化公司和Pantas等,每个合作伙伴都有自己的参与模式,但都包含能力建设、软件访问和通过LCTF融资三个核心支柱 [134][138][139]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近200家中小企业积极报告排放数据,超过10家大型企业参与该计划,预计未来参与度将继续增加 [143][149] - 该计划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碳意识、标准化了报告、部分企业实现了减排和成本节约等,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企业参与度不高、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和银行流程与中小企业体验存在差距等 [150][151][152] - Pantas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碳管理和ESG软件解决方案,其经验为其他司法管辖区提供了参考,部分参与企业实现了减排,数据洞察有助于企业做出决策 [153][154][158] - 绿色价值链计划表明混合促进方法最为有效,但需要持续支持和指导,同时应解决中小企业获取绿色贷款的挑战和数据收集与连续性问题 [161][162][163] - 该计划的混合多利益相关者模式可在东盟地区复制,通过跨境合作可扩大类似项目的影响 [166] - 复制绿色价值链模式可采用六阶段方法,包括机构设置和项目设计、政策和激励设计、技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融资、投资以及监测、报告和持续改进等 [168][169][170] 建议:推动成功实施 - 为实现区域和国家的低碳目标,需要政策制定者、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机构的协调行动,六个战术杠杆可加速中小企业参与和大规模减排 [172][173] - 这些杠杆在东盟不同程度地使用,马来西亚在多个工具、项目和倡议中运用了这些杠杆,显示出政策雄心与实际执行的一致性 [175] 战术杠杆 - **建立清晰、分阶段和灵活的监管途径**:中小企业常因法规繁多而难以参与气候行动,政府应通过协调政策、确定优先事项、引入分层授权和平衡激励与惩罚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180][181][182] - **使绿色融资更易获取和逐步扩大规模**:中小企业在获取绿色融资时面临挑战,政策干预应简化绿色贷款设施、采用分阶段指标衡量影响、提供分层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以及提升关系经理的能力 [193][194][195] - **在供应链中锚定和加强脱碳**:大型企业作为供应链的锚点,应通过强制分层碳报告、将可持续性标准纳入供应商要求、提供明确指导和能力建设以及认可和奖励等措施,加速中小企业采用低碳实践 [209][210][211] - **本地化气候沟通并在国内消除脱碳的神秘感**:中小企业因信息有限、术语难以理解和缺乏近期投资回报率而对气候措施参与度不高,应通过强调脱碳的商业案例、简化碳指标、开展针对性的行业宣传活动和建立碳素养基线等措施,使脱碳对中小企业更具吸引力和可实现性 [225][226][227] - **升级、增强和协调平台与数据基础设施**:多个碳会计平台和不一致的指令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参与,应通过维护中央门户、提供政府支持的免费碳计算器、促进银行和企业锚点采用一致的数据方法等措施,减少中小企业测量排放的障碍 [237][238][239] - **促进持续创新和跨部门合作**:中小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公共 - 私营伙伴关系、加速器计划和创新券可填补这些差距,应通过扩大赠款和加速器、加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以及促进跨境倡议等措施,推动中小企业采用低碳解决方案 [249][250][251] 中小企业影响 - 六个战术杠杆旨在解决政策、融资、数据、沟通和创新等方面的障碍,重塑中小企业的结构环境,促进其有意义和持续地参与脱碳 [260] - 这些杠杆强调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摩擦,明确商业案例,标准化期望并放大同行示例,马来西亚绿色价值链计划的经验表明,综合方法可以催化行为改变和减排 [261] 结论 - 中小企业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和全球价值链至关重要,实现其脱碳对于实现国家气候目标和确保长期经济韧性与竞争力至关重要 [263] - 本手册为绿色价值链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分步指南,并提出了六个战术杠杆,许多方法已在东盟不同程度地实施,为双边和多边合作创造了机会 [264] - 未来,跨境协调、扩大混合模式、确保数字工具的互操作性和可靠性以及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将是关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特定行业分析、其他东盟成员国的案例研究以及微型企业的需求 [265][266][269] 附录:研究设计 - 研究采用归纳定性方法,通过深入的利益相关者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二次研究,对54位关键决策者进行了调查,以全面了解中小企业脱碳的挑战和机遇 [270] - 研究使用影响价值链框架和能力、机会和动机行为模型来综合分析结果,以探索如何激励和促使中小企业测量和管理排放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