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Batteries

搜索文档
中国股票策略:反内卷行动的潜在市场反应-2015 - 16 年供给侧改革的经验借鉴-China Equity Strategy_ Potential market reaction to anti-involution drive_ Lessons from 2015-16 supply-side reform
2025-07-25 15: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煤炭、水泥、钢铁、铝、电池材料、汽车零部件、建筑机械、工业机器人、消费、石化、能源等 [2][3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反内卷倡议的背景与影响**: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开始呼吁行业加强自律以避免恶性内卷竞争,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3月两会都提出全面消除此类激烈竞争的措施,近一个月该倡议势头增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煤炭和水泥等多个行业积极控制内卷竞争;从宏观角度看,反内卷倡议有助于改善供需、推动价格回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重振创新;2025年上半年中国PPI同比下降2.8%,连续33个月同比下降,5月工业利润同比下降9.1% [2] - **股价反应与2015 - 16年供给侧改革对比** - **政策反应**:2015 - 16年供给侧改革中,改革前半段新政策通常使相关行业产生积极反应,相对于大盘提供1 - 2个月的超额回报,反映了政策密集出台阶段;后半段投资者关注政策效果 [4] - **与商品价格和生产变化关系**:产能削减使相关商品在2015年12月初至2016年4月末、2016年6月初至12月中旬出现两轮价格上涨,相关行业在2015年12月中旬至2016年2月末、2016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2016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三个时期显著跑赢大盘 [5] - **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煤炭行业盈利能力在2016年下半年显著改善,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近90%的产能实现盈利,但该行业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落后于大盘 [6] -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的差异** - **产能削减行业重点**:供给侧改革的产能削减集中在由国有企业主导的上游和中游行业;反内卷倡议更侧重于非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下游新兴行业,意味着现在的产能削减可能更由市场驱动 [7][9] - **政策支持力度**:2016年的政策(如现金棚户区改造计划)推动了总需求的显著反弹;2025年的新政策支持可能更多依赖经济数据,力度更温和,且房地产市场的触底过程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9] - **投资者应关注的指标**:随着反内卷倡议势头增强,更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支持内需的政策可能会吸引投资者更多关注;行业和股票可能受益于更具体可行的产能控制、相关产品价格回升(如多晶硅价格)、相关业务产能利用率上升以及PPI反弹;工业利润增长和特定行业盈利企业比例等指标可能滞后于股价变动 [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各行业产能利用率情况**:2025年6月,钢铁产能利用率约75%,铝约100%,水泥约50%,消费建材公司50 - 60%,碳酸锂约60%,铜大多满负荷运行,煤炭(样本矿)约90%,NCM正极约40%,LFP正极约70%,负极约80%,隔膜约60%,铜箔约70%,乘用车75%,商用车利用率较低,汽车零部件80 - 85%,建筑机械40 - 50%,动车组>50%,机车略低于50%,工业机器人<50%,空调约75%,炼油67%,主要化工(以乙烯为例)84%,电网设备(高出口)80%,风力涡轮机>80%,太阳能约40 - 50% [36] - **评级相关信息**:12个月评级分为买入(FSR高于MRA超过6%,覆盖52%,过去12个月提供投资银行服务的公司占22%)、中性(FSR在MRA的 - 6%至6%之间,覆盖41%,20%)、卖出(FSR低于MRA超过6%,覆盖8%,22%);短期评级分为买入(预计股票价格在评级分配后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上涨,<1%,<1%)、卖出(预计股票价格在评级分配后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下跌,<1%,<1%) [42] - **风险提示**:中国股市面临房地产市场硬着陆、货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以及结构改革进展缓慢等风险;任何不能充分解决这些风险的政府政策都可能导致市场震荡;过度的刺激政策可能对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构成风险,并增加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债务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