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宇宙奥德赛:宇宙起源》
icon
搜索文档
科普写作,从“知识驱动”到“故事驱动”(序与跋)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7
书籍创作理念与方法 - 作者提出科普书创作应采用“故事驱动”模式,即以90%的精力构思故事,10%的精力科普知识,这与传统“知识驱动”模式相反[2] - 该理念借鉴了同行曹天元的成功经验,其作品《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在国内图书市场总销量仅次于霍金的《时间简史》[2] - 采用“故事驱动”的原因在于人类天性爱听故事,放眼整个图书出版业,传世之作几乎都在讲故事[2] 书籍内容与结构 - 本书《宇宙奥德赛:宇宙起源》是“故事驱动”理念的一次实践,内容从宇宙创生时刻出发,旅行至宇宙诞生后38万年[3] - 书籍围绕宇宙起源的三大主题展开:暴胀、宇宙大爆炸和宇宙微波背景,每个主题包含10篇科普文章,共计30篇文章[3] - 通过讲述两场宇宙学学派的“战争”来呈现科学史,第一场介绍暴胀学派4位理论宇宙学家过去40年间的竞争,第二场介绍宇宙大爆炸学派6位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及理论的三次起伏[3] 书籍出版与目标 - 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4] - 书籍序言发表于《人民日报》2025年10月31日第20版[4] - 书籍创作目标之一是希望能通过历史画卷让青少年对现代宇宙学产生兴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