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少年朱凤标》微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榜眼墙门”走活文化保护利用路
杭州日报· 2025-07-08 11:01
如今的朱凤标故居。 早年的朱凤标故居。(摄于2009年) 其实,很多本地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朱凤标的故事。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官宅,在岁月侵蚀下, 曾经岌岌可危——墙体坍塌、梁柱霉烂,屋顶瓦片大面积脱落。这些年《杭州日报》一直在关注这座古 建筑,曾助力推动其修缮保护,还专题组织"榜眼墙门 清廉家风——'萧山相国'朱凤标纪念座谈会",挖 掘背后的历史文化。 城事·焕新 清廉血脉的当代传承 2014年9月24日《杭州日报》区县(市)新闻版以整版篇幅报道朱凤标故居修缮工程进展情况 在萧山区新塘街道朱家坛村,有一处古色古香的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凤标故居,当地百 姓称之为"榜眼墙门"。 最近,故居热闹了起来。一拨又一拨的访客,让故居成了村里最火爆的"打卡点"。据不完全统计, 自去年10月正式开馆以来,故居访客人次已破万。 头条·记忆 从"榜眼墙门"到文保地标 朱凤标故居是萧山现存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萧山老一辈人也习惯性地称故居为萧 山"大宅门"。走入其中,映入眼帘的是典型的徽派风格建筑,复古的砖雕和质朴的古训相映,勾勒出典 型的江南水韵。 朱凤标是南宋大儒朱熹的第二十一世孙,历任三朝五部尚书。为充分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