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芦雁图》
icon
搜索文档
白露映丹青(古悦新喜)
人民日报· 2025-09-07 05:54
白露至,仲秋始。作为自然时序的转折点,白露是连接农业生产、民俗文化与日常生活的重要节气。在 画家的笔下,白露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为一种生命状态的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坚韧的芦苇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白露时节,芦苇泛黄、芦花初绽,成为人们抒发 秋日诗意的审美载体。清代常与苇塘为邻、与雁相伴的边寿民,自称"苇间居士",人称"边芦雁",创作 了大量"芦雁图"。传统花鸟画中作为配景的芦苇,在边寿民的画中提升为画面主体,进而成为承载个体 生命感悟与哲学凝思的图像文本。芦苇坚韧、萧瑟的形态与文人"孤高自守"的人格理想形成对照,揭示 着白露时节万物收敛的自然规律与文人自省精神的内在契合点。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白露三候皆与鸟相关,每一候都讲述着鸟类与季节的对话。"雁"作为候 鸟中的佼佼者,不仅承载着迁徙避寒的生存智慧,还被视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信使。历代绘画 图为清代边寿民中国画《芦雁图》。 随着时代发展,画家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为白露题材注入新的生命力。当代画家刘万鸣 以"简"为道回归文人画的空灵传统,其《秋风无尽,白露朝霜》以水墨极简语言重新诠释白露意境。低 垂的淡墨枝条似沾满晨露,既是白露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