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螽斯绵瓞图》
icon
搜索文档
丹青虫鸣
人民日报· 2025-08-10 06:11
"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秋日,当大多数动植物开始收敛光芒时,轻盈的蝴蝶依然翩跹。明代佚名 《蝶戏图》中,画家选取不同颜色、种类的蝴蝶入画,营造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留白的 背景犹如广袤天地,供蝴蝶自在起舞。由于"蝶"音同"耋",画家们又常将蝶与猫相组合,以"猫蝶(耄 耋)图"祝福老者长寿。 如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渴望贴近自然,草虫题材绘画恰似一座桥,既连接起关于童年与大自然的记 忆,又让人们在笔墨点染间体悟万物共鸣的感动。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中的 名句既揭示了古人对昆虫细致入微的观察,也反映了昆虫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早在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上,便可见昆虫纹饰。南北朝至五代,越来越多画家以昆虫入画。现存五代黄筌 《写生珍禽图》,便对中华剑角蝗、黑蚱蝉、胡蜂等夏末秋初常见的昆虫进行了精妙刻画。画面上,昆 虫富有弹性的触须、轻薄透明的羽翼等,显示了画家极强的洞察力与艺术表现力。 宋代,草虫题材绘画创作进入高峰。林椿在《葡萄草虫图》中,以双勾填彩法绘螳螂、蝈蝈、蝽象等昆 虫,准确勾勒出其或动或静之姿。李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