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铡美案》
icon
搜索文档
观众的喜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创作谈)
人民日报· 2025-08-14 06:10
个人艺术生涯发展 - 3岁半开始登台表演并成为《秦之声》节目常客 连续获得两届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2] - 200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新疆班 经历5年严格学艺训练 包括压腿下腰倒立等基本功练习[2] - 2005年赴新疆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发展 初期面临艰苦生活环境 每月生活费仅几十元[3] 艺术成就与突破 - 2024年选择《焚香记》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参赛剧目 该剧目要求演员在唱功和身段上展现柔情与刚烈的反差[4] - 两年间往返新疆与陕西数十次 每天坚持跑圆场半小时 排练4到6小时 磨坏15双练功鞋[4] - 2025年获得第三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成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获奖演员[6] 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 在新疆演出期间获得各族观众支持 包括维吾尔族阿姨赠送胖大海 克拉玛依油田连续8年邀请演出[3] - 2024年夏季在南疆演出时 当地孩子主动学习《三滴血》唱段"祖籍陕西韩城县"[3] - 秦腔艺术在新疆地区实现文化扎根 演出覆盖油田钻井平台等特殊场地[3] 专业训练与艺术提升 - 在《焚香记》排练过程中得到齐爱云老师指导唱腔和长水袖技法 何红星导演指导人物情绪把控[4] - 通过两年高强度训练掌握"打神告庙"等高难度表演段落 剧本留有密集批注[4] - 艺术成长经历体现"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的专业精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