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顾问服务

搜索文档
中远海运国际(00517):主业受益船舶更新周期,高派息率构筑护城河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0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7][9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务围绕船舶产业链布局,核心涂料业务受益于船周期上行,高现金储备带来较高财务收益,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4、7.6、8.0亿港元,对应PE 11、11、10倍,采用FCFF绝对估值得到合理市值107亿港元,较当前市值有29%上行空间,且高股息率构筑护城河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中远集团旗下全球航运服务平台,近年业绩持续增长 - 隶属中远海运集团,从事综合航运服务业务,经营航运服务业二十余年,不断收购整合扩张业务规模,业务领域广,通过下属子公司或参股公司具体经营 [16][19] - 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利润三大来源为涂料业务、其他主营业务和财务收益;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40、33、36亿港元,增速分别为 - 13%、 - 16%、9%,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5.9、7.1亿港元,同比增长20%、71%、19%;收入端船舶设备及备件与涂料业务为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占比分别为50%、37%;利润端涂料业务、其他主营业务、财务收益为净利润三大来源,2024年占比分别为45%、17%、38% [22][24][28] 2. 涂料业务:收入成本双向改善,中远佐敦贡献投资收益持续增长 - 涂料业务核心利润来自合资公司中远佐敦,2024年中远佐敦贡献2.9亿港币投资收益,占公司整体归母净利润的41% [33] - 船舶涂料收入成本双向改善,收入端受益于造船量增加,成本端受益于油价下行,中远佐敦净利润自2021年的0.9亿港币增至2024年的5.8亿港币,预计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34] - 并表部分反映非船舶涂料经营情况,主要受集装箱市场波动影响,2021年集装箱涂料销量同比增长46%,2022 - 2023年下降,2024年同比增长248% [37] 3. 备件、保险、代理业务在船舶更新周期中规模持续扩张,成为公司业绩压舱石 - 船舶设备及备件供应收入规模稳步增长,持续打造全链条服务能力,业务为船舶提供设备、备件及相关系统销售和安装服务,2021年以来营收持续增长,经营盈利率维持相对稳定 [42] - 保险顾问业务地缘危机带来费率增加,顺势收购海宁保险扩张市场份额,近年地缘政治危机频发带动营收增长,2024年收购海宁保险经纪,业务营收、经营盈利分别增长58%、46% [46] - 船舶贸易代理交付量与佣金增长带动利润上行,2024年业务收入1.1亿港元,同比增长23%,经营盈利0.6亿港元,同比增长48%,增长主因新造船订单与交付量增长及佣金收入增加 [50] 4. 前瞻性布局绿色甲醇,提前抢占航运新能源市场 - 航运业环保政策趋严,新型燃料发展为大势所趋,国际海事组织和欧盟发布大量节能减排目标和限制规则,到2040 - 2050年全球目标接近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前新能源发展趋势确定 [53][64] - 绿色甲醇为船东下注最多的潜在零碳燃料,公司提前布局抢占市场份额,绿色甲醇在能满足零碳需求的替代燃料中造船订单占比最多,公司参股上海吉远绿色能源,预计2026年投产20万吨绿色甲醇 [65][67] 5. 手持现金高效运转,持续高分红重视股东回报 - 公司重视手持现金利用,财务收益持续提升,近年来流动存款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维持在60亿港币左右,财务收益自2021年的0.5亿港币增长至2024年的2.7亿港币,占净利润比例38% [70] - 公司近年来派息率维持在100%附近,参考历史分红率水平及盈利预测,2025年股息率约9% [73][77]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4、7.6、8.0亿港元,各业务按不同假设进行预测,中远佐敦的船舶涂料业务预计持续增长,贡献投资收益持续提升 [78][81][83] - 绝对估值下具有29%上行空间,高股息率构筑安全边际,选取自有现金流模型(FCFF)进行绝对估值,测算得WACC值为7.61%,分阶段给出关键假设,得出公司当前目标市值为107亿港元,较当前收盘市值有29%上涨空间 [85][87][90]
2025年04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32个,同比下降26%;全球独角兽企业新增5家丨投融资月报
搜狐财经· 2025-05-28 18:25
一级市场融资概况 - 2025年04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632个,环比上升4%,同比下降26% [2] - 已披露融资总额270.45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34%,同比下降20% [2]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76个)、医疗健康(85个)、人工智能(79个),智能制造环比上升21% [2]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9%,金额占比72% [5] - 金额前五行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材料、汽车交通、医疗健康,金额占比81% [7] 地区与阶段分布 - 融资事件前五地区:江苏(106个)、广东(94个)、上海(88个)、浙江(80个)、北京(75个) [11] - 前五城市:上海(88个)、北京(75个)、深圳(67个)、苏州(53个)、杭州(43个) [13] - 阶段分布:早期497个(占比78.64%),成长期107个(16.93%),后期28个(4.43%) [15] - 金额分布:早期135.14亿元(49.97%),成长期108.16亿元(39.99%),后期27.16亿元(10.04%) [15] 大额融资与独角兽 - 全球新增41个大额融资事件,中国占9个(22%),涉及金额133.85亿元(占全球4%) [18]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无新增 [23] - 中国当前独角兽企业507家,占全球27% [23] 投资机构动态 - 活跃VC/PE机构:麓山投资(12个)、工银资本(10个)、中科创星(8个)、深创投(6个)、合肥滨湖金融投资集团(6个) [25] - 活跃CVC机构:尚颀资本(4个)、中芯聚源(3个)、讯飞创投(2个)、恒旭资本(2个)、创维投资(2个) [27] IPO市场 - 中国企业完成IPO 23家,环比下降8%,同比上升44% [29] - 募资总额103.04亿元,环比减少43%,同比增加98% [29] - 上市板块:美股11家,A股10家,港股2家 [30]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7家,消费3家,智能制造2家,汽车交通2家,金融2家 [32] - IPO地区分布:江苏5家,香港5家,浙江4家,广东3家,北京2家 [35] 并购市场 - 中国企业并购事件15个,环比减少53%,同比减少85% [37] - 已披露金额4.54亿元,环比减少60%,同比减少99% [37] - 并购行业分布:物流仓储2个,金融2个,传统行业2个,能源电力2个,企业服务2个 [38] - 并购金额分布:金融3.00亿元,能源电力1.42亿元,企业服务1161万元,医疗健康70万元,物流仓储12万元 [38] - 境内并购8个(53%),跨境并购7个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