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年生稻(云大25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小院:硕士读三年,两年在种田
新华网· 2025-05-05 16:34
科技小院模式创新 - 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师生扎根农村一线,将科研与农户需求紧密结合,实现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的落地[1][5] - 科技小院学生在3年硕士求学生涯中,有2年时间在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掌握前沿技术和农机操作,同时承担农民技术培训[6][8] - 科技小院毕业生有的加入农技推广队伍,有的继续攻读博士深化研究成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8] 多年生稻技术突破 - 云南大学团队通过挖掘长雄野生稻特性,培育出"云大25""云大107"等多年生稻品种,一次播种可连续收割3-4年[2][5] - 多年生稻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最大程度减少土壤扰动,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双赢[5] - 该技术已在云南省多个州市推广,并扩展至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洲等14个国家[2] 经济效益显著 - 使用多年生稻技术后,农民每年每亩地可节省种子钱和人工费约500元[5] - 省下的农忙时间让农民可从事其他创收活动,如卖烧烤、打零工,实现家庭年收入实质性增长[5] - 技术推广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5] 科研与实践结合 - 师生白天在田间采集土壤样本、监测叶绿素含量等数据,晚上分析数据、撰写论文,实现科研与生产结合[6] - 学生成为既能操作现代化农机、又能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多面手,完成从都市青年到农业技术人才的转变[5][6] - 科研方向与农户需求紧密结合,当地农民从最初观望到主动参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