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低损耗阵列光纤光栅

搜索文档
为重大工程加载“神经系统”(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4-21 06:12
人物背景 - 光纤传感技术专家姜德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 [1] - 姜德生提出光纤传感可以给工程建设加载"神经系统",让人们提前感知风险 [1] 技术突破 - 1979年姜德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光纤传感器——光纤风压计,在强电磁干扰中仍能正常工作 [2] - 经过3年攻坚,团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关键元器件,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30 [2] - 团队开发了7大类30余种光纤传感器,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传感成套生产技术与装备 [4] 应用成果 - 团队研发的光纤传感产品在18公里终南山隧道火灾报警测试中完胜国外知名品牌,响应时间更短 [5] -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应用在我国约两万公里隧道和90%的油库上 [6] - 2007年该系统成功预警10万立方米油罐雷击着火,避免重大灾难 [6] - 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工业化生产出单纤超过10万个光栅传感器的产品 [7] 行业影响 - 光纤传感技术在我国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1] - 团队成果带动了材料、信息、机电、土木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8] - 建立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