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博导览微信小程序
icon
搜索文档
观展无障碍  更有获得感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博物馆是文化的宝库,讲好展品背后的故事,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对于听障人群,如何能让他们 也"听懂"讲解? 真正开始尝试,他们很快犯了难。"玄武""鼻烟壶""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等如何用手语 表达?王浩和董一晶意识到,文博语言词汇专业性太强,国家通用手语里并没有对应的词汇。为此,他 们与文博和手语专家沟通,将专业文博词汇通俗化,用手语转译专业词汇所代表的含义、用途,让大家 能快速明白它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 "除了专业与通俗的转译,手语还有'普通话'与'方言'之分。"天津博物馆手语志愿者高可心说,在一次 讲解中,她看到观众的手语反馈才知道,有的词在天津方言手语中与在通用手语中的手指摆放位置不一 样。"平时单纯的学习背诵容易忘,但真正实践过就会记得特别牢固。" 为了让文博手语更有趣,高可心经常会在讲解历史时加入跟当下有关的内容。比如讲近代天津历史,她 会提及解放北路某座小洋楼如今的样貌;讲望海楼教堂位置,会加讲旁边的狮子林桥。"这些内容与生 活贴得更近,大家离开博物馆后,可以到实地去看看,全方位了解感知历史。"高可心说。 博物馆展品多,手语速度慢,讲解工作量大,如何提高讲解效率?王浩和董一晶决定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