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硅胶
搜索文档
导热材料行业报告:产业链、市场与趋势、竞争格局
材料汇· 2025-11-22 23:11
中国导热材料行业概述 - 导热材料是主要用于解决设备散热问题的新型工业材料,通过采用导热系数高于空气的材料,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率 [3] - 5G设备配置提高、CPU多核高性能升级、通信速度提升导致设备功耗增加,对散热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3] - 导热材料主要应用在发热电子器件和散热器的接触界面之间,应用领域包括通信、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 [3] 导热材料分类与特性 - 根据性质分类,导热材料分为高分子聚合物和导热石墨片两种 [6] - 高分子聚合物包括相变导热材料、导热硅脂、导热凝胶等,导热系数范围0.5-5W/m·K [6] - 导热石墨片包括天然石墨膜和人工合成石墨膜,导热系数可达1500-1800W/m·K,厚度最薄可达0.01mm [6] - 流动型导热材料如导热硅脂操作方便但成本较高,非流动型如导热垫片稳定性好但性价比一般 [6] 行业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主要为化工原材料,包括石墨、PI膜、硅橡胶、塑料粒子等,大部分可市场化采购 [9] - 中游为导热材料生产企业,高端市场被海外企业垄断,本土企业逐步成长 [9] - 下游应用集中在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二者合计占比超80%,其他应用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 [9][25] - 上游PI膜技术含量高,价格达60万元/吨,海外头部企业占全球产能的80% [15]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1年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为156.2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186.3亿元 [33] - 2015-2021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18.2%,2019-2024年预测年复合增长率17.3% [34] - 5G基站建设提速是主要驱动因素,5G基站功耗是4G基站的2.5倍以上,数量将是4G基站的3-4倍 [36] - 消费电子升级换代推动需求增长,5G手机功耗为4G手机的2.5倍,需要更先进的导热材料 [38] 技术发展趋势 - 热管和均热板(VC)成为新兴散热技术,导热系数较金属和石墨材料有10倍以上提升 [43] - 均热板厚度0.6mm,导热系数可达10000-100000W/m·K,被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采用 [44] - 行业向技术导向型转变,对技术创新和工艺质量要求提高 [47] - 下游产品向高导热性能、超轻超薄化发展,对供货稳定性和及时性要求提高 [52] 市场竞争格局 - 高端市场被美国Bergquist和英国Laird垄断,市场份额达80%以上 [57] - 中国企业中石科技和碳元科技在合成石墨产品领域取得突破,进入高端市场 [57] - 中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在成本和性能上做出平衡 [57] - 低端市场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明显,多以价格战为策略 [57] 代表企业分析 - 飞荣达2021年研发费用2.02亿元,占营收6.59%,已获得专利655项 [50] - 中石科技2021年研发费用8038.7万元,占营收6.44%,研发团队210人占员工总数20.83% [51] - 两家企业均通过供应商认证体系,成功进入华为、苹果等高端客户供应链 [50][51]
CIME-2025中国国际苏州热管理材料技术展会
搜狐财经· 2025-11-16 14:12
展会基本信息 - 展会名称为CIME 2026苏州国际热管理材料技术博览会,源于2013年 [6] - 举办时间为2026年9月16日至18日,地点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2] - 展览面积达15,000平方米,预计吸引超过300家参展商和30,000人次专业观众 [2] 展会规模与历史 - 采用三地巡展模式,包括5月深圳展、9月苏州展和12月上海展 [6] - 上届CIME2024上海展展览面积为15,000平米,参展商达306家 [47] 目标行业与观众 - 重点服务于新能源电池、汽车应用、5G通信、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及动力电池等行业 [2][6] - 重点邀约新能源、汽车制造、半导体等领域的专业观众 [2] - 观众群体涵盖电脑/计算机、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集成电路等行业的决策者与采购人员 [38] 展品范围与技术焦点 - 展品覆盖导热散热材料全产业链,包括导热填料、电子封装材料、导热散热组件、加工设备及分析与检测仪器 [13][14][16][17][18][19] - 设置数据中心液冷散热展区,涵盖冷却液、液冷板、关键部件及温控设备等 [24] - 设置储能热管理展区,聚焦温控系统、热失控监测预警及装置设计 [25] - 热管理材料包括热界面材料、陶瓷基板、热沉材料、导热高分子、碳材料及相变材料等 [16] - 热管理解决方案已渗透至光伏、风电、激光、变频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大功率工业电源、云计算服务器、轨道交通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58] 参展商与合作伙伴 - 主办方为博寒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深圳励悦展览有限公司 [5][6] - 合作伙伴包括中国热设计网等机构 [6] - 历届参展商包括霍尼韦尔(Honeywell)等行业知名企业 [11] - 目标邀请的终端客户品牌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厂商,以及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厂商 [43][45] - 动力电池领域目标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