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人才公寓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进一步扩大服务文化人才安居工作覆盖面 让文化人才与社区产生“奇妙链接”
解放日报· 2025-09-29 09:32
项目概况与推进 - 上海文化人才公寓项目持续推进,徐汇区“城投宽庭”项目于9月28日投入使用,140位青年文化人才入住 [1] - 自2023年12月虹口区推出首个文化人才公寓“猎户座”以来,普陀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已相继推出类似项目,旨在扩大服务覆盖面 [1] - 该项目定位为文化场域,促进文化人才与社区链接,实现双向赋能 [1] 硬件设施与配套 - 文化人才公寓普遍具有高标准硬件配置,如浦东新区“世博璟尚”社区包含四大业态,绿化功能性景观达35%,并配备户外阳光草坪等设施 [2] - 普陀区“西部乐巢·中岚居”拥有800平方米共享区域,包括红色驿站、多功能厅、健身房、共享厨房等,满足青年多样化需求 [2] - 社区周边配套持续完善,例如浦东项目周边新增奥乐齐、马厂老火锅等商铺,以及适合青年的日咖夜酒场所 [2] 社区活动与氛围营造 - 闵行区“城投宽庭·九星社区”汇聚近200名文化人才,现有住户1800余人,青年占比接近80%,社区通过举办午后音乐会等活动增强凝聚力 [3] - 社区党群服务站打造“梦想空间”,由文化人才担任主理人,全年规划四大主题季,开展百余场特色活动 [3] - 浦东“璟尚社区”运营方规划十大功能板块,打造集服务、学习、娱乐于一体的“南仓·璟彩生活家”青年服务共享空间 [4] - 活动形式多样,包括非遗手工、收纳培训、女性成长类活动,以及共享空间内的练琴、活动招募等 [5] 人才与社区双向赋能机制 - 建立党建共建机制,如徐汇区推出“文化好邻居”品牌,覆盖五个板块,推进资源共享和社区共治 [6] - 社区孵化青年社团,如浦东社区的“友趣青年社”,产生City-cycling、当代艺术Citywalk、萌宠嘉年华等创意活动 [6] - 文化人才通过才艺反哺社区,例如上海越剧院演奏员为社区带来古琴讲座和表演,俄罗斯留学生对此表示赞赏 [7] - 普陀区通过党团组织引领,加强线下阵地打造,持续开展“五送”服务,孵化有归属感的青年人才社区 [7] - 文化人才通过担任夜校教师、参与社区议事等方式,与社区建立深度共鸣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