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生态景观

搜索文档
江苏一景区“月均6万元收编泼猴”引关注 “人猴冲突”如何解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9 14:28
景区猴患问题现状 - 茅山景区野生猕猴数量从零星几只增长至约400只,形成4个猴群,最大猴群达170只左右[1][8][10] - 猕猴频繁破坏景区设施,包括摇晃路灯、掀瓦、损坏监控设备,年维修费用达5-6万元[6] - 猕猴袭击游客事件年均5-6起,赔偿金额3-5万元/年,另有工作人员受伤情况[6] 猕猴生态特征 - 茅山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恒河猴,群居性强,由猴王带领,擅长攀爬跳跃和模仿人类行为[10][12] - 杂食性动物,主食植物性食物(果实、嫩叶),兼食昆虫、鸟蛋等,每日摄食量约500克[14][32] - 活动规律为白天觅食夜间栖息,性情躁动时会用石头攻击人类[12] 景区管理措施 - 2022年9月起聘请专业管理员,建立猴群档案(活动路线、年龄结构等),实施科学投喂规划[15][17] - 按季节调整投喂策略:冬季繁殖期增加高热量食物,夏季减少投喂量,月均投入最高达6万元[19][21] - 建立非游客区的临时栖息地,搭建猕猴跳水台等生态景观设施,尝试将猴群转化为旅游资源[21][25][27] 管理成效与挑战 - 实施科学管理后,景区连续10个月未发生伤人事件,村民反映猴群扰民次数显著减少[21] - 景区采用开放式投喂模式,禁止游客自带食物,避免过度投喂影响猕猴健康[21][34] - 面临三大挑战:猕猴繁殖速度可能超环境承载力、保护与管理的平衡难题、人猴接触的安全风险[31] 长期解决方案 -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猴群监测研究,优化种群管理方案[38] - 加强公众教育,设置警示牌和语音播报系统,引导游客保持安全距离[38] - 控制人工投喂量,防止猴群依赖投食导致生态失衡或入侵周边社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