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
搜索文档
“酸汤子”再夺命!警惕餐桌上的致命毒素
央视新闻· 2025-10-16 14:45
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黑龙江发生因食用“酸汤子”导致米酵菌酸中毒的致命事件,凸显了食品安全风险 [1] - 米酵菌酸毒素毒性极强,仅1毫克即可致命,且目前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超过50% [3] - 预防此类中毒的关键在于控制食品原料、储存条件和加工习惯,而非依赖烹饪加热 [14] 米酵菌酸特性 - 毒素由发酵谷物、椰子或食用菌受污染后产生,具有无色无味、耐热性强的特点,常规烹饪无法消除 [3] - 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 [3] - 中毒后病死率超过50% [3] 易滋生米酵菌酸的食品 - 谷类发酵制品包括酸汤子、发酵玉米面、糍粑、醋凉粉、粿条、米粉、凉皮等 [5][7] - 变质食用菌包括过久泡发的银耳、黑木耳等 [7][9] - 薯类制品包括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10][12] 预防中毒措施 - 购买正规厂家食品,仔细阅读标签和保质期,观察产品是否有霉斑、黑斑等变质迹象 [14] - 食物泡发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避免过夜泡发,且需使用干净的水 [14] - 谨慎食用酵米面类食品,不食用变质的米面蔬菜,最好不购买和食用鲜银耳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