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
搜索文档
@高考生 官方帮你一起报志愿 快来解锁适合你的大学和专业
央视新闻· 2025-06-13 11:56
教育部"阳光志愿"系统升级 - 教育部全新升级"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 为考生提供公益免费的"一站式"志愿填报服务 [1][6] - 系统2025年实现6大维度优化升级 覆盖31个省份本专科批次志愿筛选服务 [6][7] - 整合录取数据、院校满意度、就业跟踪调查等多维度权威数据 支持结合心理测评结果个性化筛选志愿 [6][7] 核心功能优化 - **智能筛选**:支持按成绩位次、院校/专业优先等模式筛选 展示院校满意度(如北京大学综合4 6 环境4 5 生活4 3)及录取可能性分级(较小/适中/较大) [4][7] - **移动端适配**:全面完成手机端交互优化 提升响应速度和操作便捷性 [10][11] - **AI助手**:新增"智慧小招"AI助手 基于大模型技术提供智能问答和政策解答服务 [14] 数据维度扩展 - **就业指标**:首推8项就业状况指标 包括专业匹配度、平均薪酬(如经济学专业类毕业生薪酬满意度数据)、工作稳定性等 [17][19][20] - **专业画像**:细化展示专业代码(如020101)、门类、开设课程及职业去向(如经济学类职业发展路径) [4][19] - **选科参考**:新增高中选科模块 分析高校专业选科要求与国家战略需求关联 [22] 服务体系协同 - 构建"1+31"部省两级协同体系 实现省级系统一键直达 集成地方特色数据(如各省录取平均成绩段CCOC/SCOC/ZCOC) [25][7] - 联合北大、北师大等高校专家开发心理测评工具 辅助职业能力维度匹配 [4][19]
考后谨防落入高价志愿填报服务陷阱
北京青年报· 2025-06-12 06:00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乱象 - 不良机构利用信息差和焦虑感兜售高价志愿填报服务 部分收费达数千元[1] - 机构宣称拥有"独家大数据"但数据来源模糊 算法简单甚至套用往年分数线[1] - 部分"志愿规划师"仅接受2小时线上培训即可上岗 资质证书可花钱购买[1] 官方资源与公共服务 - 教育部"阳光志愿"系统整合2000余所高校数据 提供免费心理测评和志愿推荐[2] - 系统依据"冲稳保"原则生成参考方案 覆盖院校库专业库及就业数据[2] - 各地教育考试院举办线上线下咨询会 提供与招生老师直接沟通渠道[2] 志愿填报核心逻辑 - 填报过程应侧重自我认知 结合兴趣能力价值观选择而非分数最大化[2] - 专业适配性需长期观察体验 短期培训的"专家"无法替代考生自主判断[2] - 理工科适合逻辑思维强者 社科类适合人际交往能力突出者[2] 行业发展趋势与选择观念 - 专业选择非终身决定 可通过辅修转专业考研等途径调整方向[3] - 过度追求"分数不浪费"易导致兴趣牺牲 应研究院校转专业政策[3] - 行业呼吁摆脱对高价服务的依赖 强调自主规划的价值[3]
教育部以问答形式发布2025年高考提示
新华社· 2025-06-03 18:28
高考组织与考生准备 - 教育部发布2025年高考提示,提醒考生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减少聚集和流动,调整心理状态,保证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当锻炼 [1] - 各地考点为发热或突发急病考生制定了相应预案,考生不必恐慌,应及时就医治疗以防身体不适影响考试 [1] - 考生进入考点需听从安排有序排队保持间隔,严禁携带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认定为作弊 [1] 成绩查询与信息服务 - 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考后将公布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官方查询渠道,考生和家长需关注相关权威发布信息 [1] -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及"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将在2025年优化升级,各省将建立完善本地志愿填报服务平台,以提供更优质、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务 [2] - 教育部将组织"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云咨询周"活动,并通过宣讲会、咨询会、短视频、网络直播、电视节目等多种方式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