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小盗龙标本

搜索文档
“明星阵容”展几代“恐龙人”成果 恐龙大展汇聚118件标本、模型 各地“镇馆之宝”来了
解放日报· 2025-05-27 10:00
展览概况 - "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汇集全国12家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的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模型[5] - 展览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约80件、命名恐龙新种的模式标本42件、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的标本13件[5] - 展览旨在用中国恐龙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三代恐龙研究者的科学发现[5] 重点展品 - 许氏禄丰龙被誉为"中国第一龙",长约6米,站立身高超2米,是原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到中期的中国西南部[6] - 许氏禄丰龙是第一种由中国人发现、挖掘、研究、命名、装架并展出的恐龙,1939年出土于云南禄丰县,保存最为完整[6] - 中国华诞龙和凌源中华鸟龙是2024年4月刚公布的两类恐龙新属种,化石产自辽宁凌源市约1.25亿年前的地层,保存近乎完美[9] - 中国华诞龙腹腔内保存两种小型哺乳动物化石,推测其捕食方式为用嘴捕捉并整体吞下猎物[9] 学术价值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打破惯例,贡献20多件模式标本,这些标本通常深居库房极少公开展览[7] - 模式标本是生物学中定义和描述物种的标准参考标本,确保各国科学家对物种认知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7] - 中国是全球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全球已发现1000多种恐龙中中国恐龙超过350种[9] 展览意义 - 展览汇集各地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次科普盛举[5][7] - 展览主题"一展看全国,一眼看亿年",展现中国恐龙研究的丰富成果[9]